第122章 靖康之耻?牵羊礼?徽宗死后做灯油?全特么编的!(5 / 7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“不过,说这玩意是辛弃疾写的,就纯粹是碰瓷了,还是完全不要脸的碰瓷。”
  “当然,也有说,这《南烬纪闻》是无名氏写的。”
  “但具体是谁,不知道。”
  “不过,这本书的確是在南宋年间写成的。”
  “其中,很多內容,都能在《靖康稗史》中的《青宫译语》內看到。”
  “且不说《青宫译语》是不是抄的《南烬纪闻》。”
  “先说说书中的內容。”
  “这书里的內容,基本上就是金人索女,各种侮辱嬪妃公主,同时,称徽宗为道宗,就连宋徽宗死后被焚尸熬油,也是这里面记载的。”
  “《南烬纪闻》的影响力很大,也可以说是相当炸裂。”
  “关键是,这里面的內容,谁看了不迷糊?”
  “终於,有个影响力较大的人,总算看不下去了,直接就开骂了!”
  “这人叫周密,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,词人,书画鑑赏家。”
  “他算得上是官宦世家了,他爹因为得罪了贾似道而辞官,同时,他自己,也当过两浙运司掾属、丰储仓检查。”
  “等到宋朝灭亡之后,他就不出仕了,专心著书。”
  “而针对《南烬纪闻》,他骂的最狠。”
  “在《齐东野语》中,他直接开骂:靖康之祸,大率与开运之事同。”
  “一时纪载杂书极多,而最无忌惮者,莫若所谓《南烬纪闻》。”
  “其说谓出帝之事,欧公本之王淑之私史。”
  “淑本小吏,其家为出帝所杀,遁入契丹。”
  “洎出帝黄龙之迁,淑时为契丹诸司,於是文移郡县,故致其饥寒,以逞宿怨,且述其幽辱之事,书名《幽懿录》,比之周幽、卫懿。”
  “然考之五代新旧史,初无是说,安知非托子虚以欺世哉?其妄可见矣。”
  “《南烬》言二帝初迁安肃军,又迁云州,又迁西江州,又迁五国城,去燕凡三千八百余里,去黄龙府二千一百里,其地乃李陵战败之所。”
  “后又迁西均从州,乃契丹之移州。”
  “今以当时他书考之,其地里远近,皆大繆不经,其妄亦可知。”
  “且谓此书乃阿计替手录所申金国之文,后得之金国贵人者。”
  “又云:『阿计替本河北棣州民,陷金。自东都失守,金人即使之隨二帝入燕,又使同至五国城,故首尾备知其详。』”
  “及考其所载,则无非二帝胸臆不可言之事,不知阿计替何从知之。”
  “且金人之情多疑,所至必易主者守之,亦安肯使南人终始追隨乎?”
  “且阿计替於二帝初无一日之恩,何苦毅然歷险阻,犯嫌疑,极力保护而不捨去。”
  “且二帝方在危亡哀痛之秋,何暇父子赋诗为乐,阿计替又何暇笔之书乎?”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