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4章 岳飞最后一次北伐!张俊反水!(2 / 7)
轻轻展开一看,那灵活多变的结字,章法疏密有致,布白合理,整体瀟洒自如。
哪怕朱元璋不精通字画,也能看得出来,这其上的行楷很有艺术价值。
点画讲究、姿態优美。
尖锋入纸、一搨直下。
笔画圆润遒媚,行笔调锋自然流畅。
“这是……”
朱元璋正想问些什么,然后就看到了后面落款的【付岳飞】,以及那大红的御押。
“这是宋高宗给岳飞的御札?”朱元璋微微扬起眉。
“不错!”朱標点头。
朱元璋轻轻接过,虽然他不觉得这玩意算什么古董,毕竟,他距离宋高宗时期,撑死了还不到两百年。
但是吧,手上这东西,其实也能看得上是一种史料了。
这可是宋高宗亲笔写的御札,对於研究歷史,很有帮助。
华夏人骨子里还是喜欢研究歷史的,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,更是这样。
他看著这一份御札,上下扫了一遍,轻轻读了起来:“刘錡在顺昌屡捷,兀朮亲统精骑到城下,官军鏖击,狼狈遁去。今张俊提大军在淮西,韩世忠轻骑取宿,卿可依累降处分,驰骑兵兼程至光、蔡、陈、许间,须七月以前乘机决胜,冀有大功,为国家长利。若稍后时,弓劲马肥,非我军之便。卿天资忠智,志慕古人,不在多训。十九日三更。”
朱元璋读完,久久沉默。
这是秦镇不曾提到的一份御札。
“哪来的?”朱元璋再问。
“父皇之前命人寻找宋时遗物,便有大臣將这东西送了上来,说是家中藏品。”朱標道。
“哦?岳飞后人?”朱元璋反问。
“到也不是。”
朱標摇头:“岳飞当初被关押时,被抄家后,找到了上百件御札,岳飞被平反后,这些御札还给了岳家,但这么多年下来,很多御札也几经转辗,流落他人之手,这就是其中之一。”
“哦?那此物是真是假?”朱元璋再问。
“儿臣倒是找来一些人鑑定,都说很开门,有一眼,具体什么意思,儿臣也不知道!”
朱標笑道:“不过,儿臣在《鄂国金佗稡编》中,找到了这一份御札的內容,一模一样,分毫不差!岳珂写的《鄂国金佗稡编》,其实就是按照家中那些御札记载下来的。”
“也就是说,这是真的了?”
朱元璋背著手,虽是反问,却並没有要让朱標回答的意思。
他背手踱步,皱眉沉思。
时而看看手中御札,时而凝望远空,双眸毫无聚焦,嘴里还低喃著:“卿可依累降处分……七月以前乘机决胜……”
这一篇御札,內容其实很简单。
先说刘錡在顺昌大劫,张俊在淮西,韩世忠取宿州,要让岳飞他们,在七月之前,最好决胜,否则的话,等到敌人弓劲马肥,就难打了! ↑返回顶部↑
哪怕朱元璋不精通字画,也能看得出来,这其上的行楷很有艺术价值。
点画讲究、姿態优美。
尖锋入纸、一搨直下。
笔画圆润遒媚,行笔调锋自然流畅。
“这是……”
朱元璋正想问些什么,然后就看到了后面落款的【付岳飞】,以及那大红的御押。
“这是宋高宗给岳飞的御札?”朱元璋微微扬起眉。
“不错!”朱標点头。
朱元璋轻轻接过,虽然他不觉得这玩意算什么古董,毕竟,他距离宋高宗时期,撑死了还不到两百年。
但是吧,手上这东西,其实也能看得上是一种史料了。
这可是宋高宗亲笔写的御札,对於研究歷史,很有帮助。
华夏人骨子里还是喜欢研究歷史的,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,更是这样。
他看著这一份御札,上下扫了一遍,轻轻读了起来:“刘錡在顺昌屡捷,兀朮亲统精骑到城下,官军鏖击,狼狈遁去。今张俊提大军在淮西,韩世忠轻骑取宿,卿可依累降处分,驰骑兵兼程至光、蔡、陈、许间,须七月以前乘机决胜,冀有大功,为国家长利。若稍后时,弓劲马肥,非我军之便。卿天资忠智,志慕古人,不在多训。十九日三更。”
朱元璋读完,久久沉默。
这是秦镇不曾提到的一份御札。
“哪来的?”朱元璋再问。
“父皇之前命人寻找宋时遗物,便有大臣將这东西送了上来,说是家中藏品。”朱標道。
“哦?岳飞后人?”朱元璋反问。
“到也不是。”
朱標摇头:“岳飞当初被关押时,被抄家后,找到了上百件御札,岳飞被平反后,这些御札还给了岳家,但这么多年下来,很多御札也几经转辗,流落他人之手,这就是其中之一。”
“哦?那此物是真是假?”朱元璋再问。
“儿臣倒是找来一些人鑑定,都说很开门,有一眼,具体什么意思,儿臣也不知道!”
朱標笑道:“不过,儿臣在《鄂国金佗稡编》中,找到了这一份御札的內容,一模一样,分毫不差!岳珂写的《鄂国金佗稡编》,其实就是按照家中那些御札记载下来的。”
“也就是说,这是真的了?”
朱元璋背著手,虽是反问,却並没有要让朱標回答的意思。
他背手踱步,皱眉沉思。
时而看看手中御札,时而凝望远空,双眸毫无聚焦,嘴里还低喃著:“卿可依累降处分……七月以前乘机决胜……”
这一篇御札,內容其实很简单。
先说刘錡在顺昌大劫,张俊在淮西,韩世忠取宿州,要让岳飞他们,在七月之前,最好决胜,否则的话,等到敌人弓劲马肥,就难打了! 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