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6章 天胡开局,人才济济的南宋,可惜……(6 / 7)
“结果,这王忠植寧死不屈,然后他就死了。”
“这还是史书记载下来的,没记载下来的,自然会更多。”
“而秦檜,以及他儿子,他孙子,又是专门修国史的,那些不利於秦檜的,自然都会被刪除,那些被刪除的不得而知。”
“但也能从没有刪除的那些事中,看到一些蛛丝马跡。”
“这几个月內,秦檜是能拉拢就拉拢,不能拉拢的就弄死。”
“终於,搞定一切之后,秦檜表示,完顏宗弼他们可以继续南下了。”
“绍兴十一年,正月,金军南下。”
“金军一路南下,攻寿春,过淮河,陷庐州,一路打到商州。”
“其他地方,还没什么详细的记载,但这商州,却有相关记载。”
“绍兴十一年,正月,邵隆与金军交战,与金军鏖战两个时辰,大破金军,生擒金將。”
“这邵隆自然是猛的,打金军就像打鸡仔似的。”
“可虽然胜了,可到了第十天的时候,就出现了吃尸体,啃树皮,草木充飢的情况。”
“说白了,就是秦檜不给粮。”
“別说什么邵隆因为知道商州城不可守,弃城而逃,只带了十日的粮食。”
“这些事情既然能记载下来,就说明邵隆是把消息上奏到了朝廷。”
“带十日的粮食,就是给朝廷运粮充足的时间。”
“等他们粮食正好吃完,只要朝廷正常送粮,那粮这时候就到了。”
“也不至於吃尸体,啃树皮。”
“关键是,就吃尸体,啃树皮的情况下,在邵隆的带领下,还是打了回去,大捷,並且收復商州!”
“说真的,宋朝,不管哪个时期,都不缺少人才。”
“甚至可以说,歷朝歷代,任何时期,任何时代,都不缺少人才能人。”
“但凡换一个朝代,但凡换一个枢密使,但凡粮草正常供应,金国早就被灭了,真的,一点都不开玩笑!”
“当然,邵隆只是一处战场的一个缩影。”
“就算商州大捷,也无法影响其他路金军继续南下。”
“从二月份开始,宋军又开始全面反攻。”
“与绍兴十年发生的事情一样,金军的作战水平很稳定,逢战必输。”
“二月初七,王德在含山县打败金军。”
“二月初十,统制关师古、李横在巢县击败金军,收復县城。”
“二月十四,王德、田师中等击败金军,收復含山县,夺取昭关;刘简从东关进攻,在青溪击败金军。”
“二月十五日,金军又攻打昭关,王德等又打败金军。李显忠派统领崔皋在舒城县击败金军。” ↑返回顶部↑
“这还是史书记载下来的,没记载下来的,自然会更多。”
“而秦檜,以及他儿子,他孙子,又是专门修国史的,那些不利於秦檜的,自然都会被刪除,那些被刪除的不得而知。”
“但也能从没有刪除的那些事中,看到一些蛛丝马跡。”
“这几个月內,秦檜是能拉拢就拉拢,不能拉拢的就弄死。”
“终於,搞定一切之后,秦檜表示,完顏宗弼他们可以继续南下了。”
“绍兴十一年,正月,金军南下。”
“金军一路南下,攻寿春,过淮河,陷庐州,一路打到商州。”
“其他地方,还没什么详细的记载,但这商州,却有相关记载。”
“绍兴十一年,正月,邵隆与金军交战,与金军鏖战两个时辰,大破金军,生擒金將。”
“这邵隆自然是猛的,打金军就像打鸡仔似的。”
“可虽然胜了,可到了第十天的时候,就出现了吃尸体,啃树皮,草木充飢的情况。”
“说白了,就是秦檜不给粮。”
“別说什么邵隆因为知道商州城不可守,弃城而逃,只带了十日的粮食。”
“这些事情既然能记载下来,就说明邵隆是把消息上奏到了朝廷。”
“带十日的粮食,就是给朝廷运粮充足的时间。”
“等他们粮食正好吃完,只要朝廷正常送粮,那粮这时候就到了。”
“也不至於吃尸体,啃树皮。”
“关键是,就吃尸体,啃树皮的情况下,在邵隆的带领下,还是打了回去,大捷,並且收復商州!”
“说真的,宋朝,不管哪个时期,都不缺少人才。”
“甚至可以说,歷朝歷代,任何时期,任何时代,都不缺少人才能人。”
“但凡换一个朝代,但凡换一个枢密使,但凡粮草正常供应,金国早就被灭了,真的,一点都不开玩笑!”
“当然,邵隆只是一处战场的一个缩影。”
“就算商州大捷,也无法影响其他路金军继续南下。”
“从二月份开始,宋军又开始全面反攻。”
“与绍兴十年发生的事情一样,金军的作战水平很稳定,逢战必输。”
“二月初七,王德在含山县打败金军。”
“二月初十,统制关师古、李横在巢县击败金军,收復县城。”
“二月十四,王德、田师中等击败金军,收復含山县,夺取昭关;刘简从东关进攻,在青溪击败金军。”
“二月十五日,金军又攻打昭关,王德等又打败金军。李显忠派统领崔皋在舒城县击败金军。” 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