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9章 好人不长命,祸害遗千年!英雄不得好死,祸害却能善终!(5 / 6)
“可是,杨沂中,是张俊的手下。”
“这时候,赵构可能都还没意识到,自己的操作,到底对自己有多大的影响!”
“张俊一到杭州,直接控制了赵构。”
“直接葬送了赵构的政治生涯,同时,也坑死了岳飞。”
“一切的起因,就是在他绍兴十年,二月份颁布的那份旨意。”
“或许有人会奇怪,想问杨沂中既然是张俊手下,又何必带著禁军出去?直接让杨沂中掌控赵构不就完事了?”
“这还是有些不一样的。”
“统领禁军的,不一定是皇帝的人,但那一大滩禁军,绝对是认皇帝的。”
“禁军统领可以造反,但禁军可不一定会跟著统领造反。”
“因为他们很清楚,跟著禁军统领,远没有跟著皇帝来的实在。”
“说不定,拿下了造反的禁军统领,自己还能官升一级,甚至好几级,直接成为禁军统领呢?”
“说白了就是,在皇帝还有权的情况下,跟著皇帝混,可远比跟著禁军统领混,要有前途多了。”
“而为什么在控制了赵构之后,秦檜与张俊非要杀岳飞?就不能罢了岳飞的官职,永不启用岳飞?或者,直接贬岳飞去边陲之地,让他永不参军之类的?”
“嗯,这个原因,之前其实也说过一嘴,一方面,是岳飞在鄂州是有基本盘的。”
“但没说清楚这个基本盘到底有多稳!”
“根据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》中记载,赵构將湖北襄阳六郡,交给了岳飞打理。”
“岳飞在鄂州管理的房產,以及盐、茶、酒等產业中得到的税收,每年可以达到两百万贯以上。”
“经营的屯田,每年可以收稻穀十八万石,”
“转换一下更熟悉的单位就是,每年可以收到两百多万两银子,以及,三千四百万斤粮食!”
“这还只是鄂州六郡的情况。”
“要是按照这种方式推广到了全国,宋朝一年税收又得有多少?”
“之前说过,宋朝一年税收,有时候大概有个一亿两白银。”
“以前,宋朝国土完整的时候,按照《宋史·地理志》中记载,宣和年间应该有254个州。”
“就按照这个为准,也就是说,折算下来,每个州,每年大概或许有个四十万两银子。”
“可要是按照岳飞这个来,一个州就是二百万两银子,254个州,就是五亿两白银入帐!”
“也就是说,只要北伐成功,重新收復故土,赵构,每年可以收上来五亿两白银。”
“这还是没有算粮食的情况下。”
“这要是算上粮食,那更不得了。”
“赵构会算帐吗?”
“他太会算帐了!” ↑返回顶部↑
“这时候,赵构可能都还没意识到,自己的操作,到底对自己有多大的影响!”
“张俊一到杭州,直接控制了赵构。”
“直接葬送了赵构的政治生涯,同时,也坑死了岳飞。”
“一切的起因,就是在他绍兴十年,二月份颁布的那份旨意。”
“或许有人会奇怪,想问杨沂中既然是张俊手下,又何必带著禁军出去?直接让杨沂中掌控赵构不就完事了?”
“这还是有些不一样的。”
“统领禁军的,不一定是皇帝的人,但那一大滩禁军,绝对是认皇帝的。”
“禁军统领可以造反,但禁军可不一定会跟著统领造反。”
“因为他们很清楚,跟著禁军统领,远没有跟著皇帝来的实在。”
“说不定,拿下了造反的禁军统领,自己还能官升一级,甚至好几级,直接成为禁军统领呢?”
“说白了就是,在皇帝还有权的情况下,跟著皇帝混,可远比跟著禁军统领混,要有前途多了。”
“而为什么在控制了赵构之后,秦檜与张俊非要杀岳飞?就不能罢了岳飞的官职,永不启用岳飞?或者,直接贬岳飞去边陲之地,让他永不参军之类的?”
“嗯,这个原因,之前其实也说过一嘴,一方面,是岳飞在鄂州是有基本盘的。”
“但没说清楚这个基本盘到底有多稳!”
“根据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》中记载,赵构將湖北襄阳六郡,交给了岳飞打理。”
“岳飞在鄂州管理的房產,以及盐、茶、酒等產业中得到的税收,每年可以达到两百万贯以上。”
“经营的屯田,每年可以收稻穀十八万石,”
“转换一下更熟悉的单位就是,每年可以收到两百多万两银子,以及,三千四百万斤粮食!”
“这还只是鄂州六郡的情况。”
“要是按照这种方式推广到了全国,宋朝一年税收又得有多少?”
“之前说过,宋朝一年税收,有时候大概有个一亿两白银。”
“以前,宋朝国土完整的时候,按照《宋史·地理志》中记载,宣和年间应该有254个州。”
“就按照这个为准,也就是说,折算下来,每个州,每年大概或许有个四十万两银子。”
“可要是按照岳飞这个来,一个州就是二百万两银子,254个州,就是五亿两白银入帐!”
“也就是说,只要北伐成功,重新收復故土,赵构,每年可以收上来五亿两白银。”
“这还是没有算粮食的情况下。”
“这要是算上粮食,那更不得了。”
“赵构会算帐吗?”
“他太会算帐了!” 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