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1章 世家门阀的末日!(4 / 7)
“黄巢又找到了將作监郑綦、郎官郑系,从这两人那里,得到了郑氏的全部族谱,然后,全都弄死!”
“而这个郑,正是五姓七望之一的滎阳郑氏。”
“之所以能全族弄死,还得多亏了当时五姓七望的影响力。”
“五姓七望,顾名思义,就是五个姓氏,七个望族组成的士族集团。”
“五姓七望几乎主宰了古代王朝的政治走向。”
“五姓七望,分別是李、崔、卢、郑、王。”
“其中,崔姓,几乎是第一大族,排名第一。”
“对此,当时的唐太宗就不爽了,李家得了天下,凭什么还不是第一?於是乎,强行把陇西李氏给排到了第一,將崔姓排到了第三。”
“同时,为了打压山东那边的贵族,唐朝又开始提升关陇集团的地位。”
“所谓关陇集团,其实就是南北朝时期,西魏的八柱国与十二大將军。”
“八柱国,八大家,分別是宇文家,元家,独孤家,侯莫陈家,李虎家,李弼家,赵家,於家。”
“十二大將军,分別是元家的几位,宇文家的几位,李家的,侯莫陈家的,达奚家,杨家,豆卢家,贺兰家,王家。”
“这就是所谓的关陇集团。”
“並不是说,唐朝就只有五姓七望这些士族。”
“有些士族,虽不入五姓七望之列,但人家也是士族。”
“就比如,赫赫有名的琅琊王氏,陈郡谢氏等等。”
“咳,不扯远了。”
“话归正题。”
“关陇集团,在唐朝的时候,地位越发的高。”
“结果,一场安史之乱,关陇势力直接被打残。”
“五姓七望又开始抬头。”
“仅滎阳郑氏一个家族,就出了十二个宰相。”
“赵郡李氏更夸张,出了十七个宰相。”
“除此之外,什么博陵崔氏、清河崔氏、范阳卢氏、太原王氏。”
“最少的,都出过八位宰相。”
“这就是五姓七望的含金量。”
“同时,也是五姓七望,把持了朝廷之中绝大部分资源。”
“当时,人们结婚,是要看谱牒一类的玩意儿,一方面,是证明自己是名门望族,另一方面,这玩意,也是身份证,家谱!”
“对谱牒,他们都是沾沾自喜,彰显自己的身份。”
“而黄巢,能够干掉滎阳郑氏全族,也是因为这个谱牒!” ↑返回顶部↑
“而这个郑,正是五姓七望之一的滎阳郑氏。”
“之所以能全族弄死,还得多亏了当时五姓七望的影响力。”
“五姓七望,顾名思义,就是五个姓氏,七个望族组成的士族集团。”
“五姓七望几乎主宰了古代王朝的政治走向。”
“五姓七望,分別是李、崔、卢、郑、王。”
“其中,崔姓,几乎是第一大族,排名第一。”
“对此,当时的唐太宗就不爽了,李家得了天下,凭什么还不是第一?於是乎,强行把陇西李氏给排到了第一,將崔姓排到了第三。”
“同时,为了打压山东那边的贵族,唐朝又开始提升关陇集团的地位。”
“所谓关陇集团,其实就是南北朝时期,西魏的八柱国与十二大將军。”
“八柱国,八大家,分別是宇文家,元家,独孤家,侯莫陈家,李虎家,李弼家,赵家,於家。”
“十二大將军,分別是元家的几位,宇文家的几位,李家的,侯莫陈家的,达奚家,杨家,豆卢家,贺兰家,王家。”
“这就是所谓的关陇集团。”
“並不是说,唐朝就只有五姓七望这些士族。”
“有些士族,虽不入五姓七望之列,但人家也是士族。”
“就比如,赫赫有名的琅琊王氏,陈郡谢氏等等。”
“咳,不扯远了。”
“话归正题。”
“关陇集团,在唐朝的时候,地位越发的高。”
“结果,一场安史之乱,关陇势力直接被打残。”
“五姓七望又开始抬头。”
“仅滎阳郑氏一个家族,就出了十二个宰相。”
“赵郡李氏更夸张,出了十七个宰相。”
“除此之外,什么博陵崔氏、清河崔氏、范阳卢氏、太原王氏。”
“最少的,都出过八位宰相。”
“这就是五姓七望的含金量。”
“同时,也是五姓七望,把持了朝廷之中绝大部分资源。”
“当时,人们结婚,是要看谱牒一类的玩意儿,一方面,是证明自己是名门望族,另一方面,这玩意,也是身份证,家谱!”
“对谱牒,他们都是沾沾自喜,彰显自己的身份。”
“而黄巢,能够干掉滎阳郑氏全族,也是因为这个谱牒!” 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