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8章 知根知底(2 / 3)
左然小手用力推了推,还是没推开胸前的大手,又哼哼唧唧:“你有什么想问的,不妨直言。否则让我继续说,我从何说起!”
秦征斟酌片刻,狐疑道:“白鹿书院与国子监,都是儒家,但到底有何区別?”
这个问题延展性极强,可以让他得知最多的消息。
左然也斟酌片刻,这才缓缓开口:
“我白鹿书院的弟子,都是圣人门徒,国子监儒生,则是亚圣门徒!”
“我白鹿书院,有儒家正统传承,弟子都有修为在身,而国子监不知为何,却已失传。”
“我白鹿书院谨遵圣人教诲,天下有道则现,无道则隱。虽然有修为在身,但值此天下大乱之际,依旧谨遵危邦不入,於是隱居在野,而不在朝。”
“国子监遵循亚圣思想,捨生取义,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。因此国子监儒生虽然没有修为,却积极入仕。官运亨通,也经常丧命於妖兽之口。”
“我白鹿书院收徒,主要看德行。而国子监,因为朝廷人才凋敝,因此收徒条件更为宽鬆。只要不是品行太差,哪怕如舍弟左冲那般,也能入学。”
说到这里,她瞥了秦征一眼,似笑非笑:“当然你是例外!你在官学时就已名扬京城,国子监再是缺人,也不愿再把你收进去,打遍国子监!”
隨即,她继续补刀:“我听闻官学先生,因为长公主推荐入官学,对长公主也颇有怨言。只是长公主太过强势,他们没法让你退学而已。”
秦征脸色一黑,大手用力揉了几下,害得左然直哼哼。
他心头却思绪起伏,没在左然身上。
怎么都说长公主强势,长公主明明清冷高贵,又温柔优雅。
此事倒不是关键,等长公主回来一看便知。
关键白鹿书院的圣人,和国子监亚圣,竟然分別是孔孟。
那么大寧世界与后世歷史的重叠,就已推演到战国时期。
那我要查这两个世界歷史的岔路,就更简单了。
秦征又想起崔光远一事,和左然境遇相仿,当即试探道:“之前崔光远为受害女子谋生计,白鹿书院就因为崔光远多管閒事,丟了斯文,就与他决裂?”
左然瞥了秦征一眼,轻哼一声:“你自幼聪明,就觉得別人都是蠢笨之徒?想问我的经歷,何必旁敲侧击!”
不过她很快又身子一软,俏脸滚烫,哼哼唧唧解释起来:
“我白鹿书院与崔光远决裂,看起来我白鹿书院的大儒,的確像是一群只重名声,不够务实的沽名钓誉之徒!”
“不过这是理念之爭,不分对错!”
“我白鹿书院的说法是,崔光远为善一时,却坏了万世规矩,是偽善。”
“崔光远的说法是,不管真善偽善,能救一时,就救一时,顾不得万世。”
“这当然是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。”
“而我虽是白鹿书院弟子,实则却心向崔光远。”
“尤其是在我白鹿书院,与国子监遵循的理念中,我也更倾向国子监亚圣的思想,捨生取义,大丈夫所为!”
“因此我在书院期间,借著书院对各大修行体系的记录,兼修了法家传承,与乐师传承。”
“书院师长说我坏了规矩,愧对圣人之学,於是將我逐出了书院。” ↑返回顶部↑
秦征斟酌片刻,狐疑道:“白鹿书院与国子监,都是儒家,但到底有何区別?”
这个问题延展性极强,可以让他得知最多的消息。
左然也斟酌片刻,这才缓缓开口:
“我白鹿书院的弟子,都是圣人门徒,国子监儒生,则是亚圣门徒!”
“我白鹿书院,有儒家正统传承,弟子都有修为在身,而国子监不知为何,却已失传。”
“我白鹿书院谨遵圣人教诲,天下有道则现,无道则隱。虽然有修为在身,但值此天下大乱之际,依旧谨遵危邦不入,於是隱居在野,而不在朝。”
“国子监遵循亚圣思想,捨生取义,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。因此国子监儒生虽然没有修为,却积极入仕。官运亨通,也经常丧命於妖兽之口。”
“我白鹿书院收徒,主要看德行。而国子监,因为朝廷人才凋敝,因此收徒条件更为宽鬆。只要不是品行太差,哪怕如舍弟左冲那般,也能入学。”
说到这里,她瞥了秦征一眼,似笑非笑:“当然你是例外!你在官学时就已名扬京城,国子监再是缺人,也不愿再把你收进去,打遍国子监!”
隨即,她继续补刀:“我听闻官学先生,因为长公主推荐入官学,对长公主也颇有怨言。只是长公主太过强势,他们没法让你退学而已。”
秦征脸色一黑,大手用力揉了几下,害得左然直哼哼。
他心头却思绪起伏,没在左然身上。
怎么都说长公主强势,长公主明明清冷高贵,又温柔优雅。
此事倒不是关键,等长公主回来一看便知。
关键白鹿书院的圣人,和国子监亚圣,竟然分別是孔孟。
那么大寧世界与后世歷史的重叠,就已推演到战国时期。
那我要查这两个世界歷史的岔路,就更简单了。
秦征又想起崔光远一事,和左然境遇相仿,当即试探道:“之前崔光远为受害女子谋生计,白鹿书院就因为崔光远多管閒事,丟了斯文,就与他决裂?”
左然瞥了秦征一眼,轻哼一声:“你自幼聪明,就觉得別人都是蠢笨之徒?想问我的经歷,何必旁敲侧击!”
不过她很快又身子一软,俏脸滚烫,哼哼唧唧解释起来:
“我白鹿书院与崔光远决裂,看起来我白鹿书院的大儒,的確像是一群只重名声,不够务实的沽名钓誉之徒!”
“不过这是理念之爭,不分对错!”
“我白鹿书院的说法是,崔光远为善一时,却坏了万世规矩,是偽善。”
“崔光远的说法是,不管真善偽善,能救一时,就救一时,顾不得万世。”
“这当然是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。”
“而我虽是白鹿书院弟子,实则却心向崔光远。”
“尤其是在我白鹿书院,与国子监遵循的理念中,我也更倾向国子监亚圣的思想,捨生取义,大丈夫所为!”
“因此我在书院期间,借著书院对各大修行体系的记录,兼修了法家传承,与乐师传承。”
“书院师长说我坏了规矩,愧对圣人之学,於是將我逐出了书院。” 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