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6章 论自由与新世界开发计划(3 / 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“需要注意的是,我们从1號战国世界,选拔了一支,总数3000人的大秦子弟兵,经过六个月的训练,他们基本掌握了现代武器,建立了战斗目標的信仰,可以称之为一支半现代化的军队。”
  他在1號战国世界后面,写了“3000子弟兵”字样。
  笔触再次转向2號秦末世界。
  “2號秦末世界,孟顾问穿越所去的世界。
  “从资源的角度来讲,2號秦末世界的传送门,开在滨海之处,这意味著我们可以快速进行远洋探索,获取世界各地的优质矿物,补充国內紧缺的铁矿、铜矿资源。
  “当然,2號秦末世界的政治环境不稳定,正处在激烈的战爭初期。
  “因孟顾问的深度参与,与原本的歷史已经发生偏离,如果放任不管,局势有可能会变得无法预料。”
  最后是3號汉初世界。
  “3號世界的传送门,从位置来说,食之无味,弃之可惜。
  “虽然也是乌江边,联通水域,但资源与1號战国世界高度重复。
  “且本身刚刚经歷了楚汉决战的社会环境,不便於我们深度介入。”
  简单总结了一下,三个世界的政治、社会、资源等优劣区分。
  张志勇才说道:“基於以上三个世界的客观现状,我们在第一个五年计划里,提出了一个,『中心梯度制”的草案。
  “简单地说,就是將1號战国世界的功能性进行拆分,分散给2號、3號世界,彼此互补。”
  他看向孟未竟。
  孟未竟:“.——別看我,我確实没听明白!”
  张志勇解释道:“打个比方,1號战国世界,原计划,是以资源工业和农业生產为主。
  “现在,计划不变。
  “但是对原本计划中的,资源和农业生產类目,进行一定削减。
  “比如,原计划向1號战国世界迁移的,三十六种,高亩產现代作物,现在削减至二十二种。
  “削减的部分品类,则划分至2號、3號世界。
  “形成以0號现代世界为中心,其余三个世界为辅助的资源交易模式。”
  他一边说,一边在左侧画了三个箭头,分別从1、2、3號开始,匯总向0號现代世界。
  这么一说,孟未竟立刻是明白了,就是把原本都给1號战国世界的需求蛋糕,分出一部分,分给其他世界!
  警如现代需要铁矿、铜矿、稀土矿。
  原本都是从1號战国世界產出。
  现在,则安排1號战国世界產出稀土矿,2號秦末世界產出铜矿,3號汉初世界產出铁矿!
  每一项资源需求,都意味著背后的產业、就业机会、工业发展。
  农业上,也如此划分,1號產玉米,2號產水稻,3號產高粱!
  当然,总共品类远不止三种,但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!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