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4章 诈欺与神兵利器(3 / 5)
林野一:“我们不是要引刘邦过来吗!若灌婴不去报信,刘邦岂会来此?”
“无论灌婴报不报信,刘邦都会来的。或者应该说,现在消息肯定已经发出去了。”
林野已经反应过来:“宋教授是说,军中有刘邦的眼线?”
“必须啊,而且不止一个,肯定很多!”
他已经將韩信的案几轻扫一空!
光溜溜十分乾净。
“歷史上,垓下之战后,没多久汉军便平定楚地。
“在韩信抵达定陶后,刘邦便轻车简行,悄然闯入韩信营帐中,夺了韩信的兵权!
“人事任命都结束了,韩信才刚刚起床得知。
“以韩信的军事天才,要说能让刘邦轻而易举地闯进营帐,是极其不可思议的。
“更別说,兵符大印如此重要之物,刘邦一来就轻易找到。
“只能说,韩信身边,肯定充满了刘邦的眼线!
“甚至近臣內侍,也不例外!”
曹参皱著眉道:“宋教授,我听您说,韩信为军事奇才,为何连身边近臣,也掌控不住?”
“这个理由和说法可就多了。我倾向於,韩信知道身边有汉王的眼线,刘邦也知道韩信知道他设了眼线,双方心照不宣。”
这说什么顺口溜。
曹参忽然想到宋伟民的那句;“忠诚不绝对,等於绝对不忠诚!韩信,是要对我大哥,表示绝对忠诚!”
宋教授点点头:“正是如此,所以刘邦两次夺取韩信兵权,都是轻而易举,一句话便成!
“韩信或有扬名立万之心,但究其事跡,不过两句,一句有恩必报,一句士为知己者死。
“我愿意相信,他对汉王的忠心是赤诚的。
“但他太年轻,太锐利,也太陷於军人的理想主义,而不明白政治的航脏“他有为知己者死之心,但刘邦,或者说汉王集团,却绝容不下他这柄利剑。”
曹参身子轻微一震。
他不像卢綰、樊会,跟刘邦认识很早。
现在这个时间点,天下未一统,他跟刘邦根本还不认识!
只是觉得刘邦此人,大气仗义,颇能折服人心。
如今一听这话,不免对刘邦多了几分警惕和戒备。
便在这时,一阵脚步声靠近,
帐外灌婴的声音传来:“將军,各將官已齐聚完毕!”
眾人看曹参一眼。
曹参立刻进入状態:“进!” ↑返回顶部↑
“无论灌婴报不报信,刘邦都会来的。或者应该说,现在消息肯定已经发出去了。”
林野已经反应过来:“宋教授是说,军中有刘邦的眼线?”
“必须啊,而且不止一个,肯定很多!”
他已经將韩信的案几轻扫一空!
光溜溜十分乾净。
“歷史上,垓下之战后,没多久汉军便平定楚地。
“在韩信抵达定陶后,刘邦便轻车简行,悄然闯入韩信营帐中,夺了韩信的兵权!
“人事任命都结束了,韩信才刚刚起床得知。
“以韩信的军事天才,要说能让刘邦轻而易举地闯进营帐,是极其不可思议的。
“更別说,兵符大印如此重要之物,刘邦一来就轻易找到。
“只能说,韩信身边,肯定充满了刘邦的眼线!
“甚至近臣內侍,也不例外!”
曹参皱著眉道:“宋教授,我听您说,韩信为军事奇才,为何连身边近臣,也掌控不住?”
“这个理由和说法可就多了。我倾向於,韩信知道身边有汉王的眼线,刘邦也知道韩信知道他设了眼线,双方心照不宣。”
这说什么顺口溜。
曹参忽然想到宋伟民的那句;“忠诚不绝对,等於绝对不忠诚!韩信,是要对我大哥,表示绝对忠诚!”
宋教授点点头:“正是如此,所以刘邦两次夺取韩信兵权,都是轻而易举,一句话便成!
“韩信或有扬名立万之心,但究其事跡,不过两句,一句有恩必报,一句士为知己者死。
“我愿意相信,他对汉王的忠心是赤诚的。
“但他太年轻,太锐利,也太陷於军人的理想主义,而不明白政治的航脏“他有为知己者死之心,但刘邦,或者说汉王集团,却绝容不下他这柄利剑。”
曹参身子轻微一震。
他不像卢綰、樊会,跟刘邦认识很早。
现在这个时间点,天下未一统,他跟刘邦根本还不认识!
只是觉得刘邦此人,大气仗义,颇能折服人心。
如今一听这话,不免对刘邦多了几分警惕和戒备。
便在这时,一阵脚步声靠近,
帐外灌婴的声音传来:“將军,各將官已齐聚完毕!”
眾人看曹参一眼。
曹参立刻进入状態:“进!” 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