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4章 贝利环形山与月球飆行(1 / 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第144章 贝利环形山与月球飆行
  今人何时初见月,今月曾经照古人,
  本次测试行动,原本总共设定了四个位点。
  第一个是拉格朗日点l1。
  第二个,是150万公里外的,日地拉格朗日点,也即是韦伯望远镜长期停留的位置。
  第三个,原本是由孟未竟自由发挥,极限消耗这段时间来,所有贮存的空间源能,看看开门的极限。
  但在开第二个门时,孟未竟便发现,距离一旦超过百万公里,所消耗的空间源能即会开始上升,並且隨著距离的增加呈指数级增幅。
  仅仅150万公里,即消耗了他两个月时间以来,积累的大部分空间源能。
  按照专家团的推论,在百万公里內,他可以隨意开门,正如当初在地球上的万公里级別一样。
  一旦超过,消耗便会急速增加,
  而且这个增幅,並非是按比例,而是跟距离有关。
  最后专家团队估计,即便他积累一年时间的空间源能,可能最后能抵达的最远距离,
  也不会超过两百万公里。
  是以第三个点位就取消了。
  最后是第四个,也是最重要的,並且將要稳定持续存在的一扇传送门,则开在月球背面,靠近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。
  由於“潮汐锁定”,月球的公转周期和自转周期趋同,月球始终只有一面对准地球。
  所以为了开到这一扇抵达月球背面的门,孟未竟还用了一点手段。
  也即是,先开一扇,在地月连线外,大约四十万公里的,在太空中的门。
  然后从这扇门,回望锁定月球背面,在贝利环形山的位置开门。
  最后人回到舱內,撤去第一扇门,保留第二扇,通往贝利环形山的,月球传送门。
  贝利环形山,以英国天文学家弗朗西斯·贝利的名字命名,其位处月球南极附近,直径达到了惊人的295公里!
  相当於一个zj省的大小。
  將门开在这里,一是因为贝利环形山內地势相对平坦,处月球两极,太阳高度小,昼夜温差相对较小。
  二是贝利环形山形成时间可能很早,有助於研究月球早期歷史。
  三是,月球南极附近,永夜区的地层深处,可能存在大量水冰!
  这无疑是科考人员梦霖以求的月球探查点。
  “我们算不算是,中华民族歷史上,第一批踏上月球的人?”
  孟未竟刻意模仿当初,第一个登陆月球的阿姆斯特朗,踩出了一个浅浅的脚印。
  这一次,孟未竟、丁盛铭、王轻三人,终於得以彻底解脱开电动轮椅的束缚,可以彻底出舱,踏足在月球的土壤上。
  不过,作为第一次身穿太空衣的人,王轻、丁教授背后都还是连接了固定绳,暂时只被充许在传送门附近活动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