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7章 治田与捡麦(1 / 3)
第157章 治田与捡麦
十几个四组组员,听得手足无措,满面通红。
时常上夜课的他们自然知道,1吨等1000公斤,等2000標准斤!
420公斤,相当840標准斤!
具体感受不清,但有一点他们是知道的!
仙国曾专门调研关中平原,对他们做过数据分析,几个年长的,或者浑浑噩噩记不清楚。
但下面一批年轻的、还灵活的,却是清楚记得。
关中平原上,劣田换算市亩產,甚至不到60公斤!
良田水田,能达100公斤都勉强!
据说郑国渠边,最核心、最优良、铁犁牛耕的田亩,或能达到接近200公斤!
但只是听说,仙国也不曾找到实证。
而如今,他们这一千亩地,所平均產出的总粮数,居然比最优良的,甚至可能是传说的良田,
还高出一倍更多!
虽然过程中,又要精耕细作,又要滴灌施肥,又要学各种机械,挖掘开渠,施肥检测—“
无比繁琐,差点儿把人磨死!
但这个巨大的亩產数字,还是彻底將他们砸晕,头晕目眩,不知反应了!
以仙国的市亩、精耕细作去算,秦人一人,治田十亩就够呛了!
而现在,他们拢共十几人,藉助各种仙国神机器械,治田足有千亩!
即便算上组长、副组长、技术员等几位,来自仙国的干部,合算下来,一人治田,也超过五六十亩!
亩產还高出数倍·
堪称神跡!
最最关键的是——
治田更多、亩產更高、他们反而,远不如过去疲累!
一一大多时候,都是动动手指,把把方向盘,各种检测数字,做出反应而已!
跟过去飢一餐饱一餐,永远吃不饱,面朝黄土背朝天,肩膀勒著血痕人力拉犁,用手、木棍在地里刨土相比,这跟累压根儿都还沾不上边!
在这里,每日都能一日三餐,吃饱喝足,充沛著体力!
乾的那点活有什么累的?
最累的,反而是每日晚间的晚课,还有那半个月一次的,骇人的考试!
简直要了命—
粮食全部装载完毕,有专门的拖拽车,拽著几节装满小麦的车厢,拉到专列后边,跟专列连上然后4组的组员和林青明一同给小麦盖上遮雨布,专列就拉著几节小麦车,赶往小麦加工厂去了。 ↑返回顶部↑
十几个四组组员,听得手足无措,满面通红。
时常上夜课的他们自然知道,1吨等1000公斤,等2000標准斤!
420公斤,相当840標准斤!
具体感受不清,但有一点他们是知道的!
仙国曾专门调研关中平原,对他们做过数据分析,几个年长的,或者浑浑噩噩记不清楚。
但下面一批年轻的、还灵活的,却是清楚记得。
关中平原上,劣田换算市亩產,甚至不到60公斤!
良田水田,能达100公斤都勉强!
据说郑国渠边,最核心、最优良、铁犁牛耕的田亩,或能达到接近200公斤!
但只是听说,仙国也不曾找到实证。
而如今,他们这一千亩地,所平均產出的总粮数,居然比最优良的,甚至可能是传说的良田,
还高出一倍更多!
虽然过程中,又要精耕细作,又要滴灌施肥,又要学各种机械,挖掘开渠,施肥检测—“
无比繁琐,差点儿把人磨死!
但这个巨大的亩產数字,还是彻底將他们砸晕,头晕目眩,不知反应了!
以仙国的市亩、精耕细作去算,秦人一人,治田十亩就够呛了!
而现在,他们拢共十几人,藉助各种仙国神机器械,治田足有千亩!
即便算上组长、副组长、技术员等几位,来自仙国的干部,合算下来,一人治田,也超过五六十亩!
亩產还高出数倍·
堪称神跡!
最最关键的是——
治田更多、亩產更高、他们反而,远不如过去疲累!
一一大多时候,都是动动手指,把把方向盘,各种检测数字,做出反应而已!
跟过去飢一餐饱一餐,永远吃不饱,面朝黄土背朝天,肩膀勒著血痕人力拉犁,用手、木棍在地里刨土相比,这跟累压根儿都还沾不上边!
在这里,每日都能一日三餐,吃饱喝足,充沛著体力!
乾的那点活有什么累的?
最累的,反而是每日晚间的晚课,还有那半个月一次的,骇人的考试!
简直要了命—
粮食全部装载完毕,有专门的拖拽车,拽著几节装满小麦的车厢,拉到专列后边,跟专列连上然后4组的组员和林青明一同给小麦盖上遮雨布,专列就拉著几节小麦车,赶往小麦加工厂去了。 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