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 小丑竟然是我自己!(3 / 5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李林甫的意思很明白:不管郑叔清是去偷也好,去横徵暴敛也罢,甚至让本地府兵假扮水匪劫掠商船都行!只要把钱搞定就行,一切都不再是问题。
  而且不会再有方有德之流的御史前来夔州捣乱了,希望郑叔清好自为之莫要自误!
  作为李林甫的党羽,郑叔清很清楚对方的脾气。如果李林甫完全不给“机会”,那说明事情还有迴转的余地,可以討价还价。可是既然对方已经开口了,那么现在到明年上元节之前还有大半年时间,若是真补不上亏空了,李林甫的手段可不是吃素的!
  机会给伱了,你把握不住,那就別管我下手无情清理门户了!
  李林甫最善於在“体制內”,利用规则把同僚或者下属玩死。
  相比於李林甫的凌厉手腕,郑叔清觉得方重勇这个黄口小儿不足为惧。
  在两个隨从的护卫下,郑叔清领著方重勇出了官邸,直接从北门进入夔州府城,来到府衙的帐房。只见柜子上摆著一叠又一叠的夔州户籍,帐册,地图,来往公文。
  都分门別类的摆好了,並不如想像中的杂乱无章。
  这不由得又让方重勇高看郑叔清一眼,哪怕是尸位素餐的官员,恐怕也未必如自己所想那样无能,日常事务还是可以处理好的。
  抱著一叠帐册来到桌案前,逐页逐页的查阅,方重勇很快就察觉到了不对劲。
  帐做得太好了,而且没有欠缴的!要知道,农民,尤其是均田制的自耕农,其家中財货的出入很有季节性与规律性。经常会因为天灾人祸而拖欠租庸调。
  再加上唐朝的租庸调標准,都是以开国时田亩充沛时的普通人家为標准的。经歷过百年发展,土地兼併极为严重,普通人家缴税拖欠是常事,租庸调不可能收得如此齐整。
  毕竟,盛唐不玩“包税制”,每一户只要不是黑户口,租庸调都是会被收到官府手中的。
  本地大户对付百姓可能下黑手,官府可不敢隨便这么玩,事情闹大了不好收拾。
  “慢慢看,看不完明天继续,也不急於这一两日。”
  郑叔清打了个哈欠说道。
  黄口小儿,看得出什么来呢?郑叔清觉得自己可能还要给对方解释一番才行。
  他越来越觉得自己是病急乱投医了。
  “这个帐册,看起来怪怪的,很像是……假的。”
  方重勇將手中的帐册放下,一脸苦笑说道,看著郑叔清不说话了。
  咦?
  郑叔清不由得坐直了身体,眯著眼睛打量著眼前这位其貌不扬的稚嫩少年!
  府衙里廝混多年的老吏,想看出帐册的猫腻自然不难。但一个黄口小儿看出来,而且是翻了几页就看出来了,那就不太简单了。
  “何以见得啊?”
  郑叔清捏了捏自己的鬍子询问道。
  他虽然没有直接承认,但也等於是默认了,只是希望方重勇告知原因。
  “世间百態,生老病死有定数,人无百日好,无百日红。谁家都会有难办的时候。使君的帐册,交税的人太多,所缴租庸调又比寻常要多,岂能无事?”
  方重勇一眼就看出这帐册中税收的平均数多了。
  唐代贞观年间就定下规矩,每丁每年缴纳“租”栗二石,“调”隨乡土所產,每年缴纳绢(或綾、拖)二丈、绵三两,或布二丈五尺,麻三斤。
  眼下这標准,明显多於定数的十分之一以上,但每一乡都缴纳得十分齐整,未有拖欠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