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章 李隆基的烦恼(4 / 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但是这个任命,同样遭到张九龄的激烈反对。
  张九龄的理由是:牛仙客只是熟悉河西事务,並不一定能胜任宰相。其人是在河西从小吏做起一步步升上来的,他的能力,只能在河西发光发热,一旦到京城就施展不开了。
  这是一句实在话,也是政务经验极为丰富的老油条才能说出来的实在话。
  李隆基勉强同意了张九龄的建议,但是內心非常恼火。
  皇帝,总是希望大权独揽,自己说什么就是什么!哪里轮得到一个臣子整天告诉自己这也不行,那也不要,成何体统!
  今日,李隆基在紫宸殿就在考虑,要不要把张九龄换掉,换上来一个听话的,甚至……就让李林甫先单独干一下宰相试试,如果好用的话,那以后就不必每过三四年换一波宰相了。
  在李隆基看来,其实跟这些臣子们打交道是很累的。要熟悉这些人的脾气,要善於利用这些人做事,还要能驾驭住这些人不让他们胡搞,不让他们老是做不合自己这个皇帝心意的事情。
  “圣人,夔州刺史郑叔清,命人送来了价值五万贯的財货,还有加急公文一份。”
  年近五十的高力士轻轻走进紫宸宫,来到李隆基身边低声说道,將手里的公文交给对方。
  如今的李隆基已经开始怠政,加急送来的公文,如果是直送宫中,都是高力士先看,觉得有价值,才转交给李隆基。至於走朝廷渠道的公文,则是由三省六部处理后再呈上来。顾况那个红莲稻的公文,已经送来好几天,早就被处理完毕,李隆基都不知道顾况在公文里说了些什么。
  “郑叔清確有治理之才,张相公老了。”
  看完加急公文,李隆基嘆了口气,对高力士说道:“力士,你替朕写一封詔书,派人送去给郑叔清,问问他能不能多帮朕弄点钱。明年上元节,朕想好好庆祝一下。”
  “圣人请放心。”高力士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说道。
  天宝初年(742年),李隆基加封高力士为冠军大將军、右监门卫大將军、进封渤海郡公。七年,加封力士驃骑大將军。之后无人在时戏称高力士为“將军”,此时仍直呼其名。
  (本章完)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