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 超能力初体验(3 / 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第二种是材料研发,製造各种类型的材料。
  第三种是提炼稀有元素,积累资源,为前两种打基础。
  於是王建昆开始测试这种能力的作用范围。
  就先拿身下的大青石试试吧。
  只见王建昆闭上双眼,单手贴上大青石,意识集中,脑海中出现了部分大青石的轮廓,长宽大概是1米的样子,高度方向就是大青石与下方地面接触的轮廓,不到一米。
  王建昆想著,长和宽都有1米了,高度也应该有1米,於是集中注意力,想像著与地面接触的大地,果然,空间中图案轮廓形成了一个长宽高为1米的物体,仔细看去都是由一个个小球组成。
  接著王建昆想著能否加大作用范围,经过一番尝试,发现作用范围就是长宽高各一米的范围,只能缩小,不能加大。
  接著又尝试了移动其中的元素,发现只移动了一点点就不行了。
  看来目前的能力范围就是一个1立方米的正方体,而移动元素的能力就是最大1立方厘米,而且使用之后可以隨著时间慢慢恢復控制能力,就是不知道恢復完全要多久。
  这一点可以在后续使用时慢慢观察记录。
  智子也分析了这种能力產生的原因,那就是碎片的封装力场引起了王建昆意识世界的变动,从而可以影响到现实世界。
  就好像是从12维去观察4维的地球世界。
  那么这种观察肯定就是全方位无死角。
  至於目前只能控制这么少的元素,肯定是王建昆目前对微观世界的理解能力和精神力不够有关。
  或许隨著不断使用,精神力会得到锻炼,控制和观察的范围就会加大。
  如果王建昆对比原子更小的结构有足够的了解,说不定还能分解控制原子內部的微观粒子如质子,中子,电子,甚至更细微的结构。
  这就需要王建昆不断学习,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。
  王建昆认可了智子的分析,並且继续进行测试,將整块大青石都投射到意识空间中。
  因为投射是可以保存並拼接的,只是控制元素只能是正在接触的部分。
  就好像製作地图一样,王建昆把泉水附近的山石草木都投射到意识空间中。
  利用智子的统计分析能力,王建昆对照化学元素周期表,认识了30多种元素在空间中的投影。
  如氧硅铝铁钙,钠钾镁氢,铜磷硫,碳氮等。
  王建昆有一个计划,那就是一个个收集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,利用这种能力收集的,那肯定就是纯单质了。
  收集完后再进行材料研究,虽然只有初中知识,但可以一步步来。
  太阳快到天中,说明快中午了,该回去吃中饭了。
  王建昆现在没有手錶,只能靠看太阳判断时间。现实情况就是这样,整个生產队也只有几台座钟,手錶只有队长爷爷有一块很老旧的,而且经常要去对时。
  回去的路上,王建昆想是否可以用能力製造一块手錶,发现还是可行的。
  样品可以找爷爷那块作为参照,只要借来投射到空间並保存,就可以研究里面的结构和製造需要的材料。
  而自己可以从周围的环境中收集元素,再按照模版把元素按要求排列组合,一块手錶就製造成功了。
  但是还是来源不好解释,最好还是等去县城读高中后再製造,还可以多造几块,卖出去应该可以得大一笔钱吧,现在手錶还挺贵的,听说公社的供销社有卖,不过要手錶票,120块钱一个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