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0章 爹,功课做好了吧?……(1 / 3)
“可是店家说,他们都是通过关节的,虽然不能保证全中,但里面一准有明年的考题。”平安道。
“……”
陈琰咋舌:“不觉得有点多吗?”
科举考试的出题范围仅限“四书五经”,上千道题目“押”下来,总能蒙对几道吧。
平安目光中满是机智:“爹,您不懂,多有多的道理。您想啊,像是第一场有七篇文章,如果只押七道题而且全押中,那不成了舞弊了,所以其他那些都是障眼法。等我把它们都看完,找出重合的部分,不就是明年的押题吗?”
陈琰嘴角一抽,没忍心告诉他,这些所谓的押题宝典,每年都只换封皮,骗骗这些初入科场的小青瓜的。
他忍不住说了句实话:“这钱还不如给我赚。”
“您又不当下一科的主考。”平安道。
“……”
平安笑道:“我知道您不喜欢投机取巧,但有时候人要学会走捷径,不能没苦硬吃对吧?”
陈琰:“你确定这是捷径?”
平安相当的确定,指挥冬青把这些书籍全部搬到他的东厢房去,他要挑灯夜读,找到通关捷径!
陈琰看着二人忙碌的背影——行吧,多看一些程文范墨也没有坏处,只是他要辛苦一点,抽空将这些东西都过一遍,剔除那些浑水摸鱼的烂作,免得教坏了他儿。
他又观察了冬青一阵子,其实这孩子挺适合做书童的,年纪跟平安相仿,手脚麻利话又少,关键是存在感不强,也让喜欢独处的平安容易接受些,至于能吃不是问题,家里又不是供不起。
平安将各大书店的宝典整理到书架上,又折返回院子里:“爹,功课做好了吧?”
陈琰:“……”
到底谁是谁爹?
吃过午饭歇了一会儿,平安就带着老爹的两篇文章去了沈家。
沈廷鹤本意是让陈琰指点平安破题的,没想到他直接交来两篇文章,看着那一笔端丽工整的馆阁体,心里无比赞许自,还对平安说,要多跟爹爹学,这才是治学的态度。
平安在心里偷偷地笑:“师祖说得极是。”
沈廷鹤便以陈琰的两篇文章为例,继续讲破题的方法,寥寥几语就让平安茅塞顿开。
学完《大学》,再读《论语》。
“四书”精讲一遍,就花费了足足两个月时间。
平安自己勤学苦读,也不肯便宜了老爹,陈琰两个月写出的文章,都可以编成厚厚的一册了,且不敢敷衍老师,篇篇都是精品。
平安将它们仔细收集装订,打算考后整理成一本《状元四书文集》推向坊间,发一笔小财。
……
这段时间,平安读书之余,还将祖父祖母的院子做了细微调整——在正房之外砌了个大棚子,用半透光的高丽纸覆盖,一条管道连通火炕,引热气到棚子里,再覆上一层草席,夜晚和阴天覆盖暖棚保暖,出太阳时掀开采光,最后在地里撒上菜种。
“让种子以为自己在春天,就会从土里钻出来看看。”平安如是道。
陈老爷觉得孙子说得太有道理了!
当天就利用职务之便,从兵部找来两个工匠,拆花圃砸墙埋管道扎棚子糊高丽纸,不出几天,就将平安的暖棚工程落地了,做工极为考究。 ↑返回顶部↑
“……”
陈琰咋舌:“不觉得有点多吗?”
科举考试的出题范围仅限“四书五经”,上千道题目“押”下来,总能蒙对几道吧。
平安目光中满是机智:“爹,您不懂,多有多的道理。您想啊,像是第一场有七篇文章,如果只押七道题而且全押中,那不成了舞弊了,所以其他那些都是障眼法。等我把它们都看完,找出重合的部分,不就是明年的押题吗?”
陈琰嘴角一抽,没忍心告诉他,这些所谓的押题宝典,每年都只换封皮,骗骗这些初入科场的小青瓜的。
他忍不住说了句实话:“这钱还不如给我赚。”
“您又不当下一科的主考。”平安道。
“……”
平安笑道:“我知道您不喜欢投机取巧,但有时候人要学会走捷径,不能没苦硬吃对吧?”
陈琰:“你确定这是捷径?”
平安相当的确定,指挥冬青把这些书籍全部搬到他的东厢房去,他要挑灯夜读,找到通关捷径!
陈琰看着二人忙碌的背影——行吧,多看一些程文范墨也没有坏处,只是他要辛苦一点,抽空将这些东西都过一遍,剔除那些浑水摸鱼的烂作,免得教坏了他儿。
他又观察了冬青一阵子,其实这孩子挺适合做书童的,年纪跟平安相仿,手脚麻利话又少,关键是存在感不强,也让喜欢独处的平安容易接受些,至于能吃不是问题,家里又不是供不起。
平安将各大书店的宝典整理到书架上,又折返回院子里:“爹,功课做好了吧?”
陈琰:“……”
到底谁是谁爹?
吃过午饭歇了一会儿,平安就带着老爹的两篇文章去了沈家。
沈廷鹤本意是让陈琰指点平安破题的,没想到他直接交来两篇文章,看着那一笔端丽工整的馆阁体,心里无比赞许自,还对平安说,要多跟爹爹学,这才是治学的态度。
平安在心里偷偷地笑:“师祖说得极是。”
沈廷鹤便以陈琰的两篇文章为例,继续讲破题的方法,寥寥几语就让平安茅塞顿开。
学完《大学》,再读《论语》。
“四书”精讲一遍,就花费了足足两个月时间。
平安自己勤学苦读,也不肯便宜了老爹,陈琰两个月写出的文章,都可以编成厚厚的一册了,且不敢敷衍老师,篇篇都是精品。
平安将它们仔细收集装订,打算考后整理成一本《状元四书文集》推向坊间,发一笔小财。
……
这段时间,平安读书之余,还将祖父祖母的院子做了细微调整——在正房之外砌了个大棚子,用半透光的高丽纸覆盖,一条管道连通火炕,引热气到棚子里,再覆上一层草席,夜晚和阴天覆盖暖棚保暖,出太阳时掀开采光,最后在地里撒上菜种。
“让种子以为自己在春天,就会从土里钻出来看看。”平安如是道。
陈老爷觉得孙子说得太有道理了!
当天就利用职务之便,从兵部找来两个工匠,拆花圃砸墙埋管道扎棚子糊高丽纸,不出几天,就将平安的暖棚工程落地了,做工极为考究。 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