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4章 心中升起一丝不祥的预……(3 / 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平安被他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。
  林月白在一旁打趣:“儿子懂事伺候你一回,看把你激动的。”
  陈琰的酒劲一下子醒了:“能不激动吗,这么烫的水!”
  ……
  陈琰入阁后,平安一改往日的高调,清清静静地读起书来。
  他知道老爹打破了常规的晋升节奏,极易受人嫉妒排挤,会经历很长一段不太好过的日子。
  他也帮不上什么忙,只好尽量不添麻烦,把心思放在了争分夺秒“逃离国子监”的大计上。
  不知多少次晨光初透的时候走进学堂,完成一天的学业,又踏着西斜的日影回家。
  时间仿若静止却悄悄流逝,不知不觉,又是一度春秋。
  内阁有些不成文的陋习,末位的阁员姿态要低,尤其是对首辅,偶尔的端茶倒水打帘子免不了。
  不过陈琰作为郭恒的学生,年纪又轻,这些本就应当应分的,他又素来言行谨慎,对另外两位阁老以后学末进的姿态虚心求教,对下属则轻易不发表看法,不听取任何意见,只在该做决断时果决地做出决断。
  如此一来,三位阁老觉得他恭谨持重,下面的人却摸不清他的脾气秉性,即便他如此年轻,也不敢轻易冒犯。
  向上守分寸,向下树威严,加之郭恒的有意栽培,陈琰在看似伏低做小的处境中迅速成长起来。
  平安经过不懈的努力,如愿以偿的积满了学分,只需在中秋之前参加一次毕业考试,就能离开国子监了!
  监生从入学到毕业,往往需要三到五年的学习时间,而平安从前年入学到现在,满打满算不到两年半,如果刨去他请长假的时间,真正坐监其实只有一年半。
  能在每次考试中拿到优等的成绩,没有一次失误,打破了国子监施行积分制以来肄业出学的最短记录,让众监生瞠目结舌——这家伙到底在急什么?
  平安急什么?当然是自由啊!
  他通过了毕业考试,兴冲冲地拿着自己的所有材料,去敬一亭办理离监手续。
  赵祭酒和两位司业都很欣慰,纷纷称赞他刻苦好学,还在他的考评文书上写了“明敏”二字——这是相当高度的评价。
  赵祭酒道:“平安啊,有志不在年高,你虽刚刚成童,聪明颖悟却远超常人,实乃国子监诸生之表率。昔日文襄公十八岁入仕,终成一代名臣,今观尔之才具,不在其之下啊。”
  平安嘴上说着谬赞,心里在想,文襄公入仕跟他有啥关系,他还小,还有一年半才参加会试呢,辛苦读书这么久,趁着中秋节给自己放个小长假不过分吧。
  到时候,博兼堂的小伙伴们都会放假,可以呼朋引伴放肆玩,清儿也快回京了,他正打算糊一个生肖虎头灯笼送给她呢!
  想到此处,平安道嘴角都压不住了,腿脚不受控制地往外出溜。
  赵祭酒见他越溜越远,忙对他说:“别着急走,还有一份文书没签呢。”
  平安回过神来,只见赵祭酒又签了一道文书给他,平安接过来一看——监生陈平安历事勘合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