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9章(2 / 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辛应乾惊呆了,“陛下还欲保此天下么?”
  “要是连手足都不能全,”狄志道:“我要这天下又有何益?”
  这天下本也不是他打下来的,而是先摄政王一刀一枪、一地一地打下的江山。
  先王志在天下,雄心勃勃,他却并非如此。于他而言,坐在这张龙椅上面,和策马在草原驰骋,又有什么不同?
  这数年间,汉人的花花世界他已享受过了,就算退出,又有何遗憾可言?这些本就不是他们的东西。
  况且哪怕他困守关中,就能挡得住雍人么?只是早一天、晚一天罢了!与其先失手足、再失天下,还不如保全下狄庆,大不了再回到莽莽草原,也无非就和之前一样。
  他们两个虽然有过磕碰,可也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兄弟,现在自己见死不救,祖宗、先王就会赞赏他以社稷为重不成?
  “我意已决!”年轻的葛逻禄天子从那把汉人雕出的龙椅上站了起来,“即日发兵,务必救下齐王!”
  “什么?狄志要亲征!”
  在狄志还没出发的时候,刘钦已经先一步收到消息,得知的第一反应却是:他莫不是学我?第二个念头:天下定了!
  当初他亲征去救陆宁远,是因为江北还有许多大军,只是因主帅被困,群龙无首,等陆宁远一脱樊笼,形势马上就将翻然一变。
  可狄志亲征,凭的什么?凭一个已经飞走路绝的狄庆?还是凭现在还在各个城池勉强坚守的那点残军?
  但等他得知狄志在朝堂上说的那一番棠棣情深的话后,不由得沉默不语,假作没有看见,和众臣宣布此事时,也刻意避过了。
  因着徐熙数年来的经营,长安现在有不少他们的人,有几个高官甚至也被撬动,因此就连夏国朝廷上的廷议,刘钦都能遥遥得知。
  狄志亲征的消息一扔到朝堂上,马上一石激起千层浪,刚刚回京的周章马上道:“狄志亲征,是个破绽,决不能放过。或是先袭取长安,或是是先破此军,尚需廷议。”
  “长安城池坚固,恐怕不易轻取。”
  “臣也以为应当先破狄志一军,如果能将他俘虏或是斩首,夏人就成了一盘散沙!”
  “吴宗义已经进汉中了!关中防备空虚,所凭只有天险而已,是不是让吴督勉力,挺进关中?”
  刘钦心中一动。因为吴宗义处昨日传来攻取汉中的捷报,其实周章提出的两策,完全可以同时施行,只是他心中有一顾虑,倒难以在众臣面前言明。
  最后他婉转道:“狄志一走,襄阳的乌古乃一定要回防关中。等吴宗义好容易翻山越岭过去,遇见夏人此部,恐怕不仅不能威胁长安,还要白白损兵折将。”
  周章这时也思虑清楚,驳道:“陛下无需怀此担忧。乌古乃顿兵襄阳数月,昼夜苦攻,已是残军,损兵折将,士卒疲敝,即便回援,也无一战之力。”言外之意,还是希望下旨命吴宗义从速北上。
  刘钦没有立时答应。他心中真正所想,其实是要陆宁远先一步进入关中。
  并非是他同陆宁远亲近,就不许旁人立此大功,实在是他登基以来,吴宗义僻居四川,据守一方,从未朝觐过他。且在永平年间,还是他父皇在位的时候,此人还曾率军兵谏过,他不能不心存疑虑。
  要是让此人独立收复旧都之功,岂不愈发尾大不掉?日后废他,也免不了一个屠戮功臣的恶名。
  保险起见,这一份天功,还是交给陆宁远为上。其余的人,哪怕是秦良弼,他都不大放心,何况这个一向为他所忌惮的吴宗义?
  可是……
  刘钦低头看去,周章紧紧盯着他的眼睛,面容当中有几分恳切,像是向他无声陈说着什么。
  骤然间,刘钦脑海中纷纷乱乱闪过无数——几见饮江思道济,缪因图像削王敦。前车之鉴已经太多,在无数历史的岔路口上,猜忌前线大将,而终于功亏一篑的,难道还少吗?而反过来,一时不察,被人篡夺了权柄的,又有几多!
  现在轮到他来做选择了。他要做哪一个?
  “陛下!”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