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17章 阿兹特克(2 / 3)
杨惠听完此地介绍,当即捋着胡子琢磨道,“这么说,将此处比作殷商还真没错,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,也是奴隶暴动,反戈一击,才致殷商覆灭。
“按汪使君的意思,只要能抓住他们的国王,国内那些大量的驱口奴隶,他们自己就压不住了,就得暴动起来。
“不过咱们只是来收集种子的,没必要灭人家的国吧?”
纳哈出闻言当即道,“双方相安无事自然好,可他们要是对咱们图谋不轨,说不得咱们也只能被迫反击了。”
汪大渊当即点点头,“没错,就是这个意思,能相安无事当然最好,但如果他们攻击你们,你们或可向北逃跑,也可向南投奔玛雅或者印加,暂时等待一年,一年之后陛下肯定会再派人来。
“今后咱们可不止搜集种子那么简单,这阿兹特克和玛雅也有不少金银,咱们肯定要长期贸易,将他们手中的金银都赚回来再说,到时候再看情况,决定黎洲的去留。”
杨惠和纳哈出闻言全都点了点头,表示明白,陈友谅则是再次问道,“既然我们现在已经找到了这什么阿兹特克国,那我们还要往南去找那什么香蕈港吗?”
汪大渊看了看海边的情况,当即道,“还是去看看吧,这里没有港口,就这么把船停在海边,万一来一场大风,船就找不到了,而且装卸货物也不方便,此处也不适合给你们建造据点,咱们一边走一边找,总要找个适合的地点建城的。”
众人全都点了点头,于是再次登船朝着南边航行过去。
过了科利马州之后没多久,众人很快就找到了一处非常适合建城的地点,这里在后世被称作‘拉萨罗卡德纳斯’,是一处略微突出海岸的海角,之所以说这里适合建城,是因为此处是一条淡水河的入海口。
有淡水河就意味着可以生存,可以沿着河流两岸开垦农田,还可以制造内河船,沿着河流向内陆发展,交通方便,入海口旁边还有一处口小腹大的天然的港湾,可以停泊船只,唯一的缺点就是湾内的面积不算特别大,像是远望号这样船,最多只能停十几艘,只能算个小港。
汪大渊在这里测量了一次当地纬度,发现这里并不是鲁锦标注的香蕈港,于是并没有立刻决定在这里扎营,而是先将此地标记在海图上,然后远望号继续南下,先去鲁锦说的香蕈港(阿卡普尔科)看看再说,若是那里的情况不如这边,到时候他们再回来也不迟。
几天之后,远望号终于来到了阿卡普尔科,仔细在附近侦察了一下,才发现这里的情况与之前那个‘拉萨罗卡’相比,好坏参半。
好处是这里的天然港湾,果然如鲁锦描述的那样,是一个口小腹大,形如蘑菇的伞盖形状,港内的面积足够大,像是远望号这样的大船,起码也能停个几十上百艘。
而且港湾两侧还有弧形的小山,将内港遮蔽在里面,这种地形非常适合抵挡台风,小山和内港之间还有一圈平地,可以建造房屋仓库,供人居住,两边的小山上还能建造灯塔、瞭望台、炮台等军事设施。
而且港湾两侧的小山,犹如一只大碗,将整个海港保护在内,但在朝向内陆的一面还有一个缺口,直通内陆的平地,换言之,只要他们能堵住这个通向内陆的山口,就能阻挡土人攻入港区,地形的防御价值拉满。
只按建立海港的条件来说,这里的地形简直绝佳,唯一的缺点就是缺少淡水,不适合种地,如果人都住在这里,怎么补给饮水和粮食是个问题,这可是关系到能不能生存的大事。
好在附近就有两条淡水河从这里入海,缺点就是离着香蕈港稍微有点远,有一条水量大的大河,距离香蕈港有四十多里,另一条水量小的小河距离港口也有八到十里的距离,而且还在港口山脉的外面,取水十分不便,除非挖一条几里长的人工河,把这条小河引到港内来。
众人商量了半天,最后还是决定在香蕈港这里下营,无他,因为这地方的港口条件实在太好了,不仅可以避风,港内面积又大,四周还方便防御,至于缺少淡水和粮食的问题,大不了可以城市功能分区,港内建造城池和集市,山外的河流附近开辟农田,反正只有几里的距离,弄成城区和乡下也没什么问题,至于开渠引水的事,可以等以后人口多了慢慢来。
而且香蕈港还是分内港和外港,内港是被群山环绕的大港,外港是在山外的小港,虽然没有山脉遮挡避风,但好处是外面这个小港离着淡水河更近,他们可以先在小港这里扎营,等以后有能力了再开发里面的大港。
拿定了主意,众人当即开始下船在小港旁边扎营,船上的三百名死囚也终于被放了下来,众人看到这里就是他们以后的家园,也不免一阵唉声叹气,没想到这辈子居然还会被流放到几万里之外,不过心大的已经开始主动适应新环境了,把船上的生活物资搬下来之后,众人就开始商量着怎么经营这里。
那二十多只哈士奇和阿拉斯加犬也被放到了岸上,开始撒欢似的到处跑。
杨惠看着那些狗子哀愁道,“早知道带些猪羊之类的家畜,不然以后总不能就一直吃狗肉吧,也不知道这里的土人有没有家畜之类的,能不能买来一些,这样好歹像个家的样子。”
汪大渊当即道,“猪羊牛马驴骡这些牲畜,这里还真没有,不过我听陛下说,黎洲这里有一种叫羊驼的畜生,似羊又似驼,当地土人养来代替牛马,商贾行走贩卖商货,皆赖此物驮运,这次倒是要买一些带回去,到时候我会给你们留下一些。”
“有牲畜便好,总比什么都没有强,不过使君若是明年再来的话,还是别忘了带些牲畜崽子来。”杨惠松了口气说道。
汪大渊点了点头,“我会禀告陛下的,不过什么时候回去,下次什么时候再来还不好说,总之你们先在此处扎营,我先想办法联系一下当地土人,看看能不能以使者的身份见到他们国王再说。”
“嗯。”
经过几天忙碌,众人总算在香蕈港扎下一个临时营寨,按军营的样式打造,外面有木头做成的寨墙,里面暂时搭了些帐篷和茅草屋,等之后有时间了再慢慢升级成木头房子和土坯房子,另外也看看这附近有没有石灰,想办法烧些灰土和砖块出来。
纳哈出和杨惠暂时被留在了港内建设营地,张潮和王纵仍然负责看守远望号船只,汪大渊和陈友谅则是划着远望号上自带的三条小艇,沿着香蕈港旁边的内陆河向上游划去,想看看河流附近有没有什么土人的村落,然后联系到当地的权贵,继而找到他们的国王。
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,总算让他们找到了附近的一个土人地主,送了见面礼之后,那地主才表示愿意将他们的事介绍给附近的一个贵族。 ↑返回顶部↑
“按汪使君的意思,只要能抓住他们的国王,国内那些大量的驱口奴隶,他们自己就压不住了,就得暴动起来。
“不过咱们只是来收集种子的,没必要灭人家的国吧?”
纳哈出闻言当即道,“双方相安无事自然好,可他们要是对咱们图谋不轨,说不得咱们也只能被迫反击了。”
汪大渊当即点点头,“没错,就是这个意思,能相安无事当然最好,但如果他们攻击你们,你们或可向北逃跑,也可向南投奔玛雅或者印加,暂时等待一年,一年之后陛下肯定会再派人来。
“今后咱们可不止搜集种子那么简单,这阿兹特克和玛雅也有不少金银,咱们肯定要长期贸易,将他们手中的金银都赚回来再说,到时候再看情况,决定黎洲的去留。”
杨惠和纳哈出闻言全都点了点头,表示明白,陈友谅则是再次问道,“既然我们现在已经找到了这什么阿兹特克国,那我们还要往南去找那什么香蕈港吗?”
汪大渊看了看海边的情况,当即道,“还是去看看吧,这里没有港口,就这么把船停在海边,万一来一场大风,船就找不到了,而且装卸货物也不方便,此处也不适合给你们建造据点,咱们一边走一边找,总要找个适合的地点建城的。”
众人全都点了点头,于是再次登船朝着南边航行过去。
过了科利马州之后没多久,众人很快就找到了一处非常适合建城的地点,这里在后世被称作‘拉萨罗卡德纳斯’,是一处略微突出海岸的海角,之所以说这里适合建城,是因为此处是一条淡水河的入海口。
有淡水河就意味着可以生存,可以沿着河流两岸开垦农田,还可以制造内河船,沿着河流向内陆发展,交通方便,入海口旁边还有一处口小腹大的天然的港湾,可以停泊船只,唯一的缺点就是湾内的面积不算特别大,像是远望号这样船,最多只能停十几艘,只能算个小港。
汪大渊在这里测量了一次当地纬度,发现这里并不是鲁锦标注的香蕈港,于是并没有立刻决定在这里扎营,而是先将此地标记在海图上,然后远望号继续南下,先去鲁锦说的香蕈港(阿卡普尔科)看看再说,若是那里的情况不如这边,到时候他们再回来也不迟。
几天之后,远望号终于来到了阿卡普尔科,仔细在附近侦察了一下,才发现这里的情况与之前那个‘拉萨罗卡’相比,好坏参半。
好处是这里的天然港湾,果然如鲁锦描述的那样,是一个口小腹大,形如蘑菇的伞盖形状,港内的面积足够大,像是远望号这样的大船,起码也能停个几十上百艘。
而且港湾两侧还有弧形的小山,将内港遮蔽在里面,这种地形非常适合抵挡台风,小山和内港之间还有一圈平地,可以建造房屋仓库,供人居住,两边的小山上还能建造灯塔、瞭望台、炮台等军事设施。
而且港湾两侧的小山,犹如一只大碗,将整个海港保护在内,但在朝向内陆的一面还有一个缺口,直通内陆的平地,换言之,只要他们能堵住这个通向内陆的山口,就能阻挡土人攻入港区,地形的防御价值拉满。
只按建立海港的条件来说,这里的地形简直绝佳,唯一的缺点就是缺少淡水,不适合种地,如果人都住在这里,怎么补给饮水和粮食是个问题,这可是关系到能不能生存的大事。
好在附近就有两条淡水河从这里入海,缺点就是离着香蕈港稍微有点远,有一条水量大的大河,距离香蕈港有四十多里,另一条水量小的小河距离港口也有八到十里的距离,而且还在港口山脉的外面,取水十分不便,除非挖一条几里长的人工河,把这条小河引到港内来。
众人商量了半天,最后还是决定在香蕈港这里下营,无他,因为这地方的港口条件实在太好了,不仅可以避风,港内面积又大,四周还方便防御,至于缺少淡水和粮食的问题,大不了可以城市功能分区,港内建造城池和集市,山外的河流附近开辟农田,反正只有几里的距离,弄成城区和乡下也没什么问题,至于开渠引水的事,可以等以后人口多了慢慢来。
而且香蕈港还是分内港和外港,内港是被群山环绕的大港,外港是在山外的小港,虽然没有山脉遮挡避风,但好处是外面这个小港离着淡水河更近,他们可以先在小港这里扎营,等以后有能力了再开发里面的大港。
拿定了主意,众人当即开始下船在小港旁边扎营,船上的三百名死囚也终于被放了下来,众人看到这里就是他们以后的家园,也不免一阵唉声叹气,没想到这辈子居然还会被流放到几万里之外,不过心大的已经开始主动适应新环境了,把船上的生活物资搬下来之后,众人就开始商量着怎么经营这里。
那二十多只哈士奇和阿拉斯加犬也被放到了岸上,开始撒欢似的到处跑。
杨惠看着那些狗子哀愁道,“早知道带些猪羊之类的家畜,不然以后总不能就一直吃狗肉吧,也不知道这里的土人有没有家畜之类的,能不能买来一些,这样好歹像个家的样子。”
汪大渊当即道,“猪羊牛马驴骡这些牲畜,这里还真没有,不过我听陛下说,黎洲这里有一种叫羊驼的畜生,似羊又似驼,当地土人养来代替牛马,商贾行走贩卖商货,皆赖此物驮运,这次倒是要买一些带回去,到时候我会给你们留下一些。”
“有牲畜便好,总比什么都没有强,不过使君若是明年再来的话,还是别忘了带些牲畜崽子来。”杨惠松了口气说道。
汪大渊点了点头,“我会禀告陛下的,不过什么时候回去,下次什么时候再来还不好说,总之你们先在此处扎营,我先想办法联系一下当地土人,看看能不能以使者的身份见到他们国王再说。”
“嗯。”
经过几天忙碌,众人总算在香蕈港扎下一个临时营寨,按军营的样式打造,外面有木头做成的寨墙,里面暂时搭了些帐篷和茅草屋,等之后有时间了再慢慢升级成木头房子和土坯房子,另外也看看这附近有没有石灰,想办法烧些灰土和砖块出来。
纳哈出和杨惠暂时被留在了港内建设营地,张潮和王纵仍然负责看守远望号船只,汪大渊和陈友谅则是划着远望号上自带的三条小艇,沿着香蕈港旁边的内陆河向上游划去,想看看河流附近有没有什么土人的村落,然后联系到当地的权贵,继而找到他们的国王。
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,总算让他们找到了附近的一个土人地主,送了见面礼之后,那地主才表示愿意将他们的事介绍给附近的一个贵族。 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