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24章 高丽的大清洗(1 / 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第524章 高丽的大清洗
  “既然该做的实验都做的差不多了,那就儘快把初代机组装出来,先放在工坊这里运行一段时间,如果没有太大的问题,就著手开始量產吧。”
  两人从火工工坊出来,鲁锦当即对陶广义安排道。
  陶广义则是点了点头,隨即又问道,“臣会儘快安排的,只是就算量產出来,又需要量產多少,拿来给谁用呢?”
  鲁锦想了想才说道,“首先要把庐州、当涂、徐州的三处官营铁厂的动力,全部从水力换成蒸汽动力,尤其是那些轧钢机,自动锻锤之类的机械。
  “然后是之前放在江右的几处火炮鏜床作坊,全部拆掉,所有器械都搬到建康来,还有庐州铁厂那边生產火枪的业务,今后连同工匠,也一起搬过来,在建康城外新设一个金陵兵工厂,以后所有的火炮火枪,全都拿到这里来生產,就放在城北即可,集中生產,控制技术传播范围,省的被別人偷学了去。
  “改造完这些工厂之后,在城南另建一座工厂,专门用来生產各类工具机和机械,然后你们再设计一些锯床之类的木工加工设备,安装到龙江的造船厂,其他的还有定远的盐井,四川的盐井,这些地方也是需要蒸汽机的。
  “把这些都做完了,一些民用的纺织工厂,铅笔厂,造纸厂,印刷厂,搪瓷厂,制砖厂,玻璃厂,化工厂,需要用蒸汽机的地方多了,少说也要量產几百上千台。
  “到时候你们一边量產,一边改进,等技术成熟了再继续研发下一代的蒸汽机,就可以尝试製造蒸汽机车了,到时候又是至少上千台的需求量,只要你们能把东西造出来,难道还怕没处用吗?”
  “原来如此,那臣明白了。”
  陶广义闻言当即点了点头,这才明白鲁锦的企图,这是要把国內所有能用机械的地方,全都安排上蒸汽机啊
  “明白了就好,那你就先留在这里儘快安排吧,朕就先回宫去了,明天別忘了把理综班的那些学生召集起来,现在也有可堪一用的实验器材了,朕要给你们补化学课。”
  “是!”
  陶广义当即拱手答应下来,然后將鲁锦送出了工坊,见鲁锦摆驾回宫后,这才將几个工坊的负责人都召集起来,开始给他们安排任务。
  翌日,年关將近,朝廷里的其他部门都在年终盘点,总结得失,准备放假了,只有鲁锦带的这个理综班,是一天也没閒著,直到腊月二十三,小年佳节,一群人还泡在实验室里,跟鲁锦学习製备三酸两硷。
  之前的课程受限於缺少实验器材和教具,鲁锦也只是教了他们一些理论,但物理化学终究还是实验之学,光靠死记硬背不仅学得慢,而且有些实验不亲眼见一下也很理解。
  尤其是这些古代人的见识,还不如现代那些中学生呢,好歹他们一生下来就见过电灯,在后世看起来很多都是常识的东西,现在却都要从头学起。
  与此同时,一些政务上的事情鲁锦也没落下,城外新建金陵学宫的事情也已经被提上了日程,已经开始设计样子,绘製草图,製作模型,在城外圈地,顺便开始筹备建筑材料。
  不过具体开工日期嘛,恐怕还要等到明年打完福建和两广再说,不然兵马一动,靡费巨万,现在朝廷也不富裕,在打大仗的情况下,是真没有余力支持『如此浩大』的工程。
  但话又说回来,就算金陵理工大学短时间內建不起来,培训教师的事情也不能继续拖下去了,鲁锦已经让內阁擬好了詔令,明年一开年就昭告天下,徵集识字者参加教师培训,明年到建康这里的师范学校集中培训,师范学校就暂时先放到建康城原来的贡院里。
  如果说语文只要识字,给本教案就能教的话,那数学不先把老师教会是肯定不行的,而且就算是语文,想当老师起码也要先把拼音学会了,他们才能教下面的学生。
  至於大明究竟有没有这么多识字之人,可以做教师的问题,这个倒是真不用担心。
  原歷史上老朱搞出一部明大誥,要求天下百姓人人学习,家里有明大誥的,犯罪都能减刑,没有明大誥的判刑时则要罪加一等,如此庞大的普法任务,光是教授明大誥的老师就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。
  据载,当时光是匯聚在京师,学习教授明大誥的法律教师,就有19万人之多,如果把这19万识字之人全都培训成教师,那鲁锦还怕没教师可用吗?
  更何况,就按一个小学五十名教师来算,一千所学校也不过五万教师罢了,实际上根本用不到那么多人。
  而除了对教育方面的准备之外,此次参加北伐,调回来的两支部队,其中朱亮祖的第二方面军,也终於在过年之前全部抵达了建康,准备在建康城外的大营休整过年。
  而常遇春的第九集团军,因为他们是从张家口外面的內蒙地区回来的,行军路途更长,目前也才刚抵达山东而已。
  鲁锦收到匯报之后,当即给他们下令,让第九集团军停在山东聊城过年,在聊城休整一个月,过完年再继续南下,休整期间士卒无令不可以出军营,省的他们骚扰百姓。
  然后再给他们拨款,让他们就地在山东採买年货,还让军宣的施耐庵给他们调去四个文工团,给士卒表演节目。
  而与此同时,就在鲁锦北伐成功,班师回朝,国內各处都在为正旦佳节做准备的时候,与大明比邻的高丽半岛,却刚刚经歷完一场血腥的大清洗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