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34章 平定两广(1 / 3)
第534章 平定两广
“再打一仗?打哪,云南?”眾人闻言顿时一愣,当即问道。
朱亮祖点点头,“这不是明摆著的事嘛,此战结束之后,福建、两广、四川就都平定了,只剩云南还未归附,听说那梁王把匝剌瓦尔密手中还有近十万大军,大理的段氏也不是个省油的灯,他们又岂会轻易归附。
“而我们的五个方面军,一方面军在镇守河套、山西、四川,要时刻防备漠北的残元势力,杨璟的三方面军在镇守辽东,要看著辽东的残元、女真、还有高丽,四方面军盯著西北,估计也无暇分身。
“五方面军要镇守两广,还要时刻紧盯南面的安南,只有我们二方面军,现在打完了福建,又在腹地,还没什么防备任务,打云南不用我们还能用谁?最多再让常遇春的五方面军出一支偏师,从广西侧翼给我们掩护一二罢了,打云南的主力还是得我们来。”
眾人闻言都点了点头,朱亮祖这分析倒是有理有据。
不过冯胜这时又突然问道,“可要是这样的话,等打完云南,我们岂不是也要在云南长期镇守了,五个方面军都有各自的防备任务,那还怎么军改?”
“这有何难,大不了先从每个方面军抽调一半的兵力,先调一个集团军回京师,等改编完了再去把驻地把另一个集团军换回来,轮换改编唄。”廖永忠闻言当即道。
“而且我以为军改这个事绝对没那么快,別的不说,就按全军火器化的改编法子,你总得先把几十万支火枪,上万门火炮造出来吧,不然没有武器怎么改?
“还有刚才仲中兄弟所说的火器缺点,別忘了咱们军中那些火器都是谁造出来的,陛下亲手打造的燧发火枪和各式火炮,禁卫师的火器战法也是陛下亲手操练,这世上论及对火器的精通和运用,陛下若认第二,谁还敢称第一,连你都能想到的火器缺点,陛下会想不到?
“之前咱们也在建康驻扎了小半年,早就有风声说陛下在让总装的那个陶广义改进新式火枪,这改进新式火器,再等造出来量產,怎么不得一年半载,新式火器造不出来,军改又哪是那么快的事。”
“这倒也是。”眾人闻言顿时纷纷点头,一想到今后还有云南要打,便也不再过多討论这军改之事。
只是与他们同处一室的方国珍,却因为是后来的降將,而且没怎么跟二方面军的人接触过,导致互相之间比较生疏,若是杨璟在这的话,方国珍倒是能跟他聊两句,好歹当初两人在杭州见过,但是现在.
方国珍见几人聊的起劲,想了想还是问道,“说起这军改,不知几位將军可听说过什么海军的消息?”
“不知道。”
“没听说过。”眾人闻言顿时面面相覷的摇了摇头,这个事他们还真不清楚,而且本来就是一群陆军军官,对此也不怎么关心。
方国珍见眾人都在那摇头,便尷尬道,“若是不知道就算了。”
就在这时,坐在上首的高耀倒是说了一句。
“海军之事,他们不知道也很正常,不过北伐的时候,我倒是在大都听陛下和枢密院的几位尚书提起过一些,海军本就是另组建的新军,因此也不存在什么军改之说。
“若是询问职位方面的安排,这个方將军倒是不必担心,水师方面的將领,除了方將军和我军本就有的三支水师,以及从徐宋投过来的陈友谅陈將军,肯定都有安排。
“陛下欲组建三支海军舰队,每支大舰队都是集团军级,海军总部为方面军级,三支大舰队下面又下辖数支小舰队,以方將军的资歷和功劳,我记得你本来就有军总管的职位,到了海军起码也是在三大舰队之一履职。
“就算做不到舰队司令这样的主官,起码也是个副官,大概和陆军集团军的副总兵一样吧,这样也正好对应你的中將军衔。”
方国珍闻言恍然大悟,顿时拱手致谢道,“原来如此,多谢高训导告知。”
高耀摆了摆手,“这没什么,本来对你们来说也不是什么机密,就算我不说,估计你也很快就会知道,不过有一点还是要提醒方將军的。”
“请高训导赐教,在下洗耳恭听。”方国珍连忙谦卑的说道。
高耀当即道,“陛下所建的海军,还是和传统水师不太一样的,將军也和我军水师交过手,知道我军水师善用火器。
“还有那艘远渡重洋的远望號战舰,就算方將军没见过,但之前去建康开作战会议的时候,应该也见过在建康码头处停泊的两艘新船,海军的战舰要全部换装新式的火炮战舰,以往水师中的船只,不论是江船还是海船,全都要淘汰掉,换上专门打造的炮舰。
“而建康船厂的建造速度又不算很快,想要把海军三支舰队的编制填满,可是需要不少时间,到时若將军麾下的战舰换装不及,还请不要多想,毕竟朝廷先给哪支舰队换装,也是要经过多番深思熟虑的。
“比如北边靠著高丽,又要防备日本倭寇,南洋那边要打击海盗,保护我国海商,以及威慑苏禄等南洋小国,南北皆任务重,时间紧,自然处於中间的那一支,换装就慢一些。”
这话里面的信息量就很大了,方国珍也是人精,立刻听出其中的意思,这意思就是说,鲁锦准备打造三支舰队,全用炮舰,北面一支专门对付倭寇,南边一支在南洋打海盗,中间还有一支,因为防备任务较轻,换装也会更慢一些。 ↑返回顶部↑
“再打一仗?打哪,云南?”眾人闻言顿时一愣,当即问道。
朱亮祖点点头,“这不是明摆著的事嘛,此战结束之后,福建、两广、四川就都平定了,只剩云南还未归附,听说那梁王把匝剌瓦尔密手中还有近十万大军,大理的段氏也不是个省油的灯,他们又岂会轻易归附。
“而我们的五个方面军,一方面军在镇守河套、山西、四川,要时刻防备漠北的残元势力,杨璟的三方面军在镇守辽东,要看著辽东的残元、女真、还有高丽,四方面军盯著西北,估计也无暇分身。
“五方面军要镇守两广,还要时刻紧盯南面的安南,只有我们二方面军,现在打完了福建,又在腹地,还没什么防备任务,打云南不用我们还能用谁?最多再让常遇春的五方面军出一支偏师,从广西侧翼给我们掩护一二罢了,打云南的主力还是得我们来。”
眾人闻言都点了点头,朱亮祖这分析倒是有理有据。
不过冯胜这时又突然问道,“可要是这样的话,等打完云南,我们岂不是也要在云南长期镇守了,五个方面军都有各自的防备任务,那还怎么军改?”
“这有何难,大不了先从每个方面军抽调一半的兵力,先调一个集团军回京师,等改编完了再去把驻地把另一个集团军换回来,轮换改编唄。”廖永忠闻言当即道。
“而且我以为军改这个事绝对没那么快,別的不说,就按全军火器化的改编法子,你总得先把几十万支火枪,上万门火炮造出来吧,不然没有武器怎么改?
“还有刚才仲中兄弟所说的火器缺点,別忘了咱们军中那些火器都是谁造出来的,陛下亲手打造的燧发火枪和各式火炮,禁卫师的火器战法也是陛下亲手操练,这世上论及对火器的精通和运用,陛下若认第二,谁还敢称第一,连你都能想到的火器缺点,陛下会想不到?
“之前咱们也在建康驻扎了小半年,早就有风声说陛下在让总装的那个陶广义改进新式火枪,这改进新式火器,再等造出来量產,怎么不得一年半载,新式火器造不出来,军改又哪是那么快的事。”
“这倒也是。”眾人闻言顿时纷纷点头,一想到今后还有云南要打,便也不再过多討论这军改之事。
只是与他们同处一室的方国珍,却因为是后来的降將,而且没怎么跟二方面军的人接触过,导致互相之间比较生疏,若是杨璟在这的话,方国珍倒是能跟他聊两句,好歹当初两人在杭州见过,但是现在.
方国珍见几人聊的起劲,想了想还是问道,“说起这军改,不知几位將军可听说过什么海军的消息?”
“不知道。”
“没听说过。”眾人闻言顿时面面相覷的摇了摇头,这个事他们还真不清楚,而且本来就是一群陆军军官,对此也不怎么关心。
方国珍见眾人都在那摇头,便尷尬道,“若是不知道就算了。”
就在这时,坐在上首的高耀倒是说了一句。
“海军之事,他们不知道也很正常,不过北伐的时候,我倒是在大都听陛下和枢密院的几位尚书提起过一些,海军本就是另组建的新军,因此也不存在什么军改之说。
“若是询问职位方面的安排,这个方將军倒是不必担心,水师方面的將领,除了方將军和我军本就有的三支水师,以及从徐宋投过来的陈友谅陈將军,肯定都有安排。
“陛下欲组建三支海军舰队,每支大舰队都是集团军级,海军总部为方面军级,三支大舰队下面又下辖数支小舰队,以方將军的资歷和功劳,我记得你本来就有军总管的职位,到了海军起码也是在三大舰队之一履职。
“就算做不到舰队司令这样的主官,起码也是个副官,大概和陆军集团军的副总兵一样吧,这样也正好对应你的中將军衔。”
方国珍闻言恍然大悟,顿时拱手致谢道,“原来如此,多谢高训导告知。”
高耀摆了摆手,“这没什么,本来对你们来说也不是什么机密,就算我不说,估计你也很快就会知道,不过有一点还是要提醒方將军的。”
“请高训导赐教,在下洗耳恭听。”方国珍连忙谦卑的说道。
高耀当即道,“陛下所建的海军,还是和传统水师不太一样的,將军也和我军水师交过手,知道我军水师善用火器。
“还有那艘远渡重洋的远望號战舰,就算方將军没见过,但之前去建康开作战会议的时候,应该也见过在建康码头处停泊的两艘新船,海军的战舰要全部换装新式的火炮战舰,以往水师中的船只,不论是江船还是海船,全都要淘汰掉,换上专门打造的炮舰。
“而建康船厂的建造速度又不算很快,想要把海军三支舰队的编制填满,可是需要不少时间,到时若將军麾下的战舰换装不及,还请不要多想,毕竟朝廷先给哪支舰队换装,也是要经过多番深思熟虑的。
“比如北边靠著高丽,又要防备日本倭寇,南洋那边要打击海盗,保护我国海商,以及威慑苏禄等南洋小国,南北皆任务重,时间紧,自然处於中间的那一支,换装就慢一些。”
这话里面的信息量就很大了,方国珍也是人精,立刻听出其中的意思,这意思就是说,鲁锦准备打造三支舰队,全用炮舰,北面一支专门对付倭寇,南边一支在南洋打海盗,中间还有一支,因为防备任务较轻,换装也会更慢一些。 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