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2章 转机(1 / 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第242章 转机
  桂林之战,官军伏尸过万,高彦也被草军擒杀。
  老奸巨猾的梟雄李迢,失去外援之后,也不得不派出使者,和黄巢秘密洽谈。
  洽谈的內容,无非是之前许诺给高彦的那些东西,双方合作,一起对付朝廷之类。
  但黄巢对李迢的李建成后人身份,一点兴趣都没有。
  岭南之地容不下两个主人。
  仁义闻名如刘备刘玄德,也没法和刘璋共同治理益州。黄巢不觉得,李迢有与自己合作的资本。
  不过,將李迢使者带来的话公布出来,也没甚意义。
  李迢使者带来的提案都是口传,没有一点能作为证据的书面材料。黄巢讲出来空口无凭,李迢会说是詆毁他。
  何况,大唐的节度使里,有野心的岂止李迢一个?朝廷能放任李迢占据岭南多年,並且组织军队援救岭南,一方面李迢这些年贡献给皇帝和公公们的贡赋充足,另一方面,朝廷也觉得岭南落黄巢手里,比放李迢手里危险多了。
  要说起有野心的节度使,就不得不提威名赫赫的风帅李国昌。
  在黄巢挥兵如疾风怒涛南下的同时,李国昌也派长子李克用袭杀了大同军防御使段文楚,算上李国昌原来的振武军,两大北疆重镇都落入李国昌的控制之下。
  这种以血腥手段吞併邻镇的行为,其实就是谋反。
  有人说风帅因为昔年宣宗皇帝逼死他恩师石雄,心怀怨愤。也有人说风帅此举,只是纯粹的野心勃勃。
  昏聵如当今天子李儇,知道风帅谋反,也骇得长达三天没心情玩心爱的马球。
  朝廷迅速调动周边藩镇,拨给兵马粮餉,对李国昌父子组织討伐。
  这不仅意味著草军接下来的征战中,应当不用和风帅对上,更使得当下大唐南北两头一块起火,很难再组织对广州的救援。
  黄巢很给面子地將自己对李迢的回覆公布出来,使天下周知。
  “巢欲求为广州节度使兼安南都护,效河朔三镇之例,不贡不朝,世袭罔替。李公有为国平乱,靖清海宇之功,天子亦可专力於北疆之患。君民康乐,岂不美哉?”
  大家都知道,黄巢深恶朝廷。当初反对王仙芝接受招安,当眾抽了王仙芝的耳光。
  这次黄巢主动请求招安,部下兄弟们却没一人反对。
  黄巢要的职位是广州节度使兼安南都护,这里的广州可不是广州城,而是地域广袤的古广州,包括现在整个岭南东道和岭南西道。
  至於安南都护,地盘当然在安南,也就是交趾。
  黄巢现在打下了广州城之外的岭南东道,又占领了岭南西道的北部。朝廷如果答应他的要求,目前还被官军控制的岭南西道南部和交趾在內,整个五岭以南都將归於黄巢囊中。
  “不贡不朝,世袭罔替”,更意味著財政、民政、军事、人事全部自理,不用给朝廷交一文钱贡赋,就等於在大唐內部建立一个独立王国,能合法施行平均田地、镇压胡商、提拔寒素之士等举措。
  对草军群雄而言,若能藉此缓个几年,缮甲厉兵,再图北伐,完全能够接受。
  当年明教教主庞勛也提过类似的条件,认为义师实力不足以彻底推翻大唐,希望先建立一个属於明教兄弟的地方王国。但长安朝廷拒绝了提议,调集重兵,残酷镇压了明教义军。
  要说黄巢的条件,是在戏弄朝廷,却也未必。
  谁让大唐內部一直存在著河朔三镇这样的存在呢?
  河朔梟雄最有代表性的人物,就是朱温小情人田珺的祖先,首代魏博节度使田承嗣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