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4章 2.16 江南第一家(2 / 3)
两人慢慢走进房间的书桌前,这里是老太太的书房,同时也是甄家最为核心的机密所在、真正意义上的“內书房”。
“这也是孙女不解的地方。”甄瑶著奶奶慢慢挪步,“忠顺王府一向和武勛不对付,虽说主要是因为贾家当年的事情,与其他各家並无直接矛盾,可在大面上,大家都维持著互不来往的態度,这个谢家二公子究竟有何长处,能让璇儿表姐如此看待?”
“你看看这个。”甄老夫人在孙女扶下,缓缓坐在椅子上,从抽屉內取出一只开口的信封,“第二张信纸右下角。”
“枕霞阁主?”甄瑶看完一寸见方的印章署名,不解的抬起头。
“老婆子年轻的时候,也有几个一起说笑打闹、赏诗社的姐妹淘。”这老夫人面露怀念之色,眯起眼晴半响才开口,“老了,总想起一些过去的事情一一那时候,我们一般都不称小字,而是互相取个名號叫著玩儿。
这“枕霞阁主』,就是如今的荣国府老夫人、金陵贾氏年岁最高者,比我小了近十岁,出身保龄侯府史家,“枕霞阁”是她还做姑娘时的秀楼,一帮子女儿家,有什么名號或者称號的?又不是李易安这样的千古才女,传出去不丟人吗?”
“今天怎么就一—”甄瑶愈发不解。
“什么名號称號,都是我们自己用,慢慢也成了我们书信来往的正式留名,平日里说些家常琐事,其实都不用的。”甄老夫人哑然失笑,“她用上这个,意思是看在当初的姐妹情谊上,求我务必帮忙,这可真的不多见。”
“啊?”甄瑶这才意识到严重性,反覆查看书信后,又拿起自己那封,对比一遍抬起头,“奶奶,两张说的是一个人。”
正说看,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。
“见过母亲!”片刻后,甄应嘉快步进门,一看到老太太就赶紧跪下磕头,“儿子不知今日有何吩咐?”
“起来吧,坐下说话一一这两封信,你都看看。”甄老夫人示意孙女把东西递过去。
甄应嘉起身后接过信纸,稍一瀏览就脸色猛变,急急忙忙阅读起来,隨著內容的深入不断变幻表情。
“母亲收到也就罢了,想不到瑶儿也有。”半响,他放下两封信舒了口气,“前天,
儿子收到一封十二侯军中四家的联名信.....”
“哦?”甄老夫人脸色一顿,“这几家可没开过口。
为“我们家里何曾与十二侯有过交情?”甄应嘉摇了摇头,“儿子一开始还没明白,看完之后才发现,他们四人竟然愿意欠下一个人情,让我帮忙照顾谢家二房的公子,还要在皇城司..::::儿子没敢直接稟报,这两天很是查了些消息。”
“到底怎么回事?”听到这里,甄老夫人表情愈发严肃起来。
“母亲在信里也看到了,这位公子名叫谢鳞,是定城侯府二房的,说是『兄弟”,其实是谢家人丁单薄,自当年太宗还都京城后人丁不旺,传到如今只剩他和谢鯨两房,实际上早已出五服了。
这次他明面上入职扬州卫千户,一个早已空掛多年、连驻地都已经废弃的虚职,按理说不至於搞到这么大,儿子也是反覆查验才发现,这位鳞哥儿不简单,光是搞出安泰炉、
普惠天下这一件事情就很大,再就是他在宫中似乎也有功劳。”
“爹爹,他和宫中有什么关係?”甄瑶不解的问道。
没想到甄应嘉不答话,反而看向母亲。
“说吧,瑶儿知道无妨。”甄老夫人淡淡说道。
“前些日子所谓的『白莲教贼军入宫』一事,有消息说只有一支外来的护驾兵马,儿子虽说无法確认,但很可能是他。”甄应嘉一句话让两个女眷同时变色,“不久之前,定城侯府承爵人谢鯨能以初任指挥使身份权知驍勇营诸军事,这两大功劳是关键。”
“当真?”甄老夫人急忙问道,
“当日入宫护驾的將领身材高大、八尺有余,京城周边的十二团营都没动,內城有此特点的军將只有他。”甄应嘉缓缓点头,“这样说的话,贾家老夫人的態度不难理解,京城有传闻,谢鯨的弟弟对贾家三小姐有意思。”
“璇儿表姐又是为何?”甄瑶不解的问道。
“两天时间,我最多只能翻翻过去的事情,难不成你还指望京城的消息能传过来?”甄应嘉没好气的瞪了女儿一眼,“十二侯四家的態度可以理解,贾家老夫人的態度反而不大对,別说只是有些传闻,就算真是孙女婿,论理,她也不至於求到母亲这里。”
“你呀,没注意这位鳞哥儿的位置。”甄老夫人轻轻一嘆,“我这位老姐妹,为的可不只是孙女,还有女儿啊!” ↑返回顶部↑
“这也是孙女不解的地方。”甄瑶著奶奶慢慢挪步,“忠顺王府一向和武勛不对付,虽说主要是因为贾家当年的事情,与其他各家並无直接矛盾,可在大面上,大家都维持著互不来往的態度,这个谢家二公子究竟有何长处,能让璇儿表姐如此看待?”
“你看看这个。”甄老夫人在孙女扶下,缓缓坐在椅子上,从抽屉內取出一只开口的信封,“第二张信纸右下角。”
“枕霞阁主?”甄瑶看完一寸见方的印章署名,不解的抬起头。
“老婆子年轻的时候,也有几个一起说笑打闹、赏诗社的姐妹淘。”这老夫人面露怀念之色,眯起眼晴半响才开口,“老了,总想起一些过去的事情一一那时候,我们一般都不称小字,而是互相取个名號叫著玩儿。
这“枕霞阁主』,就是如今的荣国府老夫人、金陵贾氏年岁最高者,比我小了近十岁,出身保龄侯府史家,“枕霞阁”是她还做姑娘时的秀楼,一帮子女儿家,有什么名號或者称號的?又不是李易安这样的千古才女,传出去不丟人吗?”
“今天怎么就一—”甄瑶愈发不解。
“什么名號称號,都是我们自己用,慢慢也成了我们书信来往的正式留名,平日里说些家常琐事,其实都不用的。”甄老夫人哑然失笑,“她用上这个,意思是看在当初的姐妹情谊上,求我务必帮忙,这可真的不多见。”
“啊?”甄瑶这才意识到严重性,反覆查看书信后,又拿起自己那封,对比一遍抬起头,“奶奶,两张说的是一个人。”
正说看,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。
“见过母亲!”片刻后,甄应嘉快步进门,一看到老太太就赶紧跪下磕头,“儿子不知今日有何吩咐?”
“起来吧,坐下说话一一这两封信,你都看看。”甄老夫人示意孙女把东西递过去。
甄应嘉起身后接过信纸,稍一瀏览就脸色猛变,急急忙忙阅读起来,隨著內容的深入不断变幻表情。
“母亲收到也就罢了,想不到瑶儿也有。”半响,他放下两封信舒了口气,“前天,
儿子收到一封十二侯军中四家的联名信.....”
“哦?”甄老夫人脸色一顿,“这几家可没开过口。
为“我们家里何曾与十二侯有过交情?”甄应嘉摇了摇头,“儿子一开始还没明白,看完之后才发现,他们四人竟然愿意欠下一个人情,让我帮忙照顾谢家二房的公子,还要在皇城司..::::儿子没敢直接稟报,这两天很是查了些消息。”
“到底怎么回事?”听到这里,甄老夫人表情愈发严肃起来。
“母亲在信里也看到了,这位公子名叫谢鳞,是定城侯府二房的,说是『兄弟”,其实是谢家人丁单薄,自当年太宗还都京城后人丁不旺,传到如今只剩他和谢鯨两房,实际上早已出五服了。
这次他明面上入职扬州卫千户,一个早已空掛多年、连驻地都已经废弃的虚职,按理说不至於搞到这么大,儿子也是反覆查验才发现,这位鳞哥儿不简单,光是搞出安泰炉、
普惠天下这一件事情就很大,再就是他在宫中似乎也有功劳。”
“爹爹,他和宫中有什么关係?”甄瑶不解的问道。
没想到甄应嘉不答话,反而看向母亲。
“说吧,瑶儿知道无妨。”甄老夫人淡淡说道。
“前些日子所谓的『白莲教贼军入宫』一事,有消息说只有一支外来的护驾兵马,儿子虽说无法確认,但很可能是他。”甄应嘉一句话让两个女眷同时变色,“不久之前,定城侯府承爵人谢鯨能以初任指挥使身份权知驍勇营诸军事,这两大功劳是关键。”
“当真?”甄老夫人急忙问道,
“当日入宫护驾的將领身材高大、八尺有余,京城周边的十二团营都没动,內城有此特点的军將只有他。”甄应嘉缓缓点头,“这样说的话,贾家老夫人的態度不难理解,京城有传闻,谢鯨的弟弟对贾家三小姐有意思。”
“璇儿表姐又是为何?”甄瑶不解的问道。
“两天时间,我最多只能翻翻过去的事情,难不成你还指望京城的消息能传过来?”甄应嘉没好气的瞪了女儿一眼,“十二侯四家的態度可以理解,贾家老夫人的態度反而不大对,別说只是有些传闻,就算真是孙女婿,论理,她也不至於求到母亲这里。”
“你呀,没注意这位鳞哥儿的位置。”甄老夫人轻轻一嘆,“我这位老姐妹,为的可不只是孙女,还有女儿啊!” 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