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1章 2.63 你不在桌上,就在菜单上(3 / 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这其中,八公只占小头,四王才是真正掌握“分帐”权力的大佬。
  这四家都是当初大乾太宗皇帝钦封的“世镇xx”,驻地分別在山海关(东平郡王)、
  西海沿子(今青、甘西部,西寧郡王)、茜香国边界(桂、滇一带、南安郡王)和晋北地区(北静郡王),人不在朝廷却没人敢忽略他们的影响力。
  四家中,只有北静王常驻京城,其他三家都有几分“听调不听宣”的意思,谈不上有反心,现如今的大乾依然算是掛在盛世的尾巴上,他们不敢,但已经有了这方面的危机。
  就算在京的北静王水溶,其实也不用上朝,更不需要在乎谁。
  常驻晋北的三万精兵就是底气,也是水家最倾注精力的地方。
  眾所周知,歷朝歷代最能打的单位,都是边军。
  谢鳞想出的“突围”策略,核心就是两条,一个是他现在要做的杀盐商、抢银子,以此確定在皇家面前的地位,当初的安泰炉之事仅仅是开胃菜;另一个就是四家手中的兵权,以开春的建奴入寇为契机,抢下军功藉以立基。
  银子有了,军队有了,剩下的还算问题吗?等著好处就行。
  现在看来,他有些高估自己,同时太过小看朝堂上其他各家。
  別的不说,冯唐甚至后面的太上皇肯定看出什么,只是没有完全看清楚,要不然根本不会今天点出来,但他要是处理不好,接下来的事情恐怕很难说会怎么样。
  破坏永远比建设容易,坏事永远比成事简单。
  “冯叔叔何以教我?”所以,谢鳞准备先看看。
  “建奴那边的事情,无论如何也跳不过东平王府。”冯紫英见他认栽,这才含笑点头,“不论我们在朝廷说多少事情,都赶不上穆王爷一封摺子,听说户部对这次的粮拨付很不情愿,朝廷中能让他们老实的不多。”
  “穆王爷定是其中之一。”谢鳞一下子抓到关键。
  真实歷史上,哪怕是明末的最后时光里,朝廷也没敢在关寧边军的粮问题上太过分,因为谁都知道,他们是阻挡建奴南下的屏障,就和现在的东平王府一样。
  相比之下,京营就没这么重要了,甚至是“浪费钱粮”。
  所有人都故意不提一件事,京营是大乾皇家和朝廷的支柱,如果没有这支精锐劲旅的镇压,天下各大势力乃至半独立的四王边军凭什么老实听话?
  “鳞兄弟明白就好。”
  “多谢冯大哥教导。”话说到这份上,谢鳞明白该给好处了,“这次小弟南下,大哥的名字也在名单里,一个人是不是太不方便了?不如多带几个帮衬,省得有什么事情忙不过来。”
  “鳞兄弟有心了,是我考虑不周。”冯紫英露出满意的笑容。
  这也让谢鳞暗暗鬆口气,看来猜出他规划的人是冯家,不是太上皇那边,而且冯唐只猜出部分、也就是建奴之事,更没有上报到龙首宫,所以才在听说能分钱后立刻表示满意。
  这样一来,事情就显得没这么复杂。
  “看样子这里没事儿了。”谢鳞最后看一眼前厅,发现所有醉鬼都已经被扶到就近的房间中休息,酒席也被寧国府下人收拾的差不多,这才笑著拱手作別,“小弟正好下午还有些事情要办,这就不打扰了。”
  “为兄也一样!”冯紫英利索的还礼告辞。
  目送他的背影走远,谢鳞轻轻鬆了口气。
  看来,他原本的计划必须加快,確保在被人彻底看穿、继而出手捣乱之前完成,否则,就等於默认十二侯四家“上桌”,这是所有既得利益群体都不能容忍的。
  “你不在桌上,就在菜单上。”(.blinken)
  这也是他临行前每天忙碌、一天甚至好几件事的原因。
  不安排好后路,只知道往前冲可不行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