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2章 2.64 尤氏:人家至亲的都不膈应(2 / 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“小侄亲眼见过她从东安门中出来。”谢鳞其实到现在都不敢说那对儿主僕是否完全靠的住,甚至和眼前的侯爷一样,不確定她们是否真的来自皇宫,但这些天的经歷显示,
  这俩人確实知道宫中不少事情,比如前天听到的吴嬪,但不方便直说。
  “贤侄是否过於轻信於人?”史已经冷淡下来。
  “二叔多虑了。”谢鳞知道,如果不放点儿大炮仗,眼前这位恐怕快要端茶送客了,“她们俩在东安门外那片地方有院子,出门不到百步就是,二叔应该明白是什么意思;再一点,小侄在那座院子里除了见到她们外,还见过戴总管和大殿下。”
  他这么热心帮史家牵线,当然不是閒得无聊,而是另有目的。
  当有一个心中不喜却不方便动粗的人死缠著你,该怎么办呢?
  首先,如果不给史找点儿事情做,就只能强忍看被他“盯死”的问题,就算没危险也噁心人;第二,给史湘云省些麻烦,这妹子虽说小心思不少、小有算计,但人不错,他想要;第三,史家也属於十二侯,不说什么“老亲”,真出事了必然会影响自家。
  最后,也是最主要一点,史家如果能成为皇后的人,以自己的介绍人身份,不管怎么样都能结个善缘,將来如果真是大皇子登基践祚,无论如何也少不了好处,甚至能惠及谢家。
  这一切还都是建立在不牵扯到自己的基础上。
  “夫人”和“丫鬟”只是凤藻宫的“下人”,宫外只和自己有牵扯,外人不知道,她俩也绝对没胆量把上元节晚上的事情乱说,要不然先死的肯定是她们。
  接下来的“接头人”也不是自己,谢鳞准备让史家和那位死太监戴权联繫,多余的一点儿都不过问。
  双保险之下,除非“夫人”主僕和戴权连最私密的消息都共享,否则他绝对没有暴露的风险。
  什么,最大的好处肯定归史家?
  “先登”乃是战场第一功,哪个將帅会衝上去抢?
  “当真?”史猛地站起来,脸色涨得通红,
  “就算那位『大殿下”不知真假,小侄不会连戴总管坐在当面都能认错。”看他的样子,谢鳞知道已经成功一半,“我听丫鬟说过,戴权对夫人非常听从,可惜不知道具体身份,原想著会不会和金陵的奉圣夫人一样一—”
  “不会。”史立刻打断他,人也勉强恢復平静后坐下,几乎颤抖著端起茶碗抿一口,“当今陛下在潜邸时,身边確实有不少人,但从未有过这样的人物,登基后更不会再有。”
  “小侄也是这么想的。”谢鳞点点头,“但不论如何,有戴公公出面背书,至少能確定她们在凤藻宫的事情上没说假话,小侄也是后来才知道,她们不是陛下的人,而是皇后娘娘的人。”
  “不错!”史眼晴猛地一亮,“宫中的贵人再如何,也少不了一些需要出宫办理的事情,有个专门负责此事的亲信很正常,你运气不错,正好碰上一一嗯?你小子不会又犯老毛病了吧?”
  “二叔说什么呢!”谢鳞无比尷尬,“我还奇怪戴总管的事。”
  “这样倒是能说得过去,陛下和皇后娘娘乃是少年夫妻,相濡以沫堪为天下表率,戴公公自潜邸就跟隨陛下服侍,亲近娘娘理所当然。”没想到史一点儿都没反感,好像更有积极性了,“说到现在,我还没听见你想让史家怎么帮忙呢。”
  “其实也没什么。”谢鳞不会连这个都不考虑,“只要你答应这件事,皇后娘娘会抽空招二或者云妹妹入宫说话,一次不行可以三次五次,好处你肯定明白;再就是王掌院那边,可以试试能不能让娘娘答应,收一个你们史家的子弟入门。”
  “当真?”史猛地站了起来。
  这等於是宣布史家站队大皇子,但又什么都没说。
  世家大族对“站队”非常谨慎,普遍採取的都是默认或者暗助之类手段,只有新普之家才会急著往上爬,凯所谓的“从龙之功”。
  就好比当初义忠亲王之事,哪怕整个朝廷都公认,他是大乾下一位皇帝,真正明確站队的依然很少,十二侯各家都是以年轻子弟担任太子侍读、太子侍卫的形式表明態度,场面上却基本都没说话。
  理论上,这种做法就算出问题,依然“祸不及家人”,因为这是“规矩”。
  偏偏谁也没想到,最后会来个大翻车,还弄出“兵諫”的场面。
  连“被投资”的义忠亲王都搭进去,真没办法了。
  史家现在的情况很特殊,名义上是有传承的武勛之家,实际上早被开除圈子,资源消耗殆尽、地位岌可危,对於“上进”的迫切需求,甚至超过绝大多数新普之家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