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一十七章 韦陀楼至,时间以到,还不...归位!(2 / 5)
但既然是到应劫之日,自然也不用再考虑那么多。
直接把这娃子掳走,蛊惑洗礼,让拥有一身佛缘的他,变成千佛末尾的楼至佛。
千佛里面。
中间的其余佛陀,或许都能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替代,但楼至佛,真当是没办法用善人的尸骨来代替。
因为,楼至佛是由韦陀菩萨修成果位,在佛门之中的象徵极其特殊。
无论从什么角度,佛法或是香火,甚至是道行这些角度来看,极负盛名的韦陀菩萨,怎都不会被排为第一千尊佛。
百尊,甚至是五十尊之內,才是其最恰当合適的位置。
之所以会被排为第一千尊,全因韦陀菩萨是佛门第一护持正法的大菩萨,也是唯一背对庙门的菩萨。
有不少佛客在第一次入寺时,都会听到这样的一句话。
若入佛寺,进门拜弥勒,出门拜韦陀。
进庙门先拜弥勒佛,因为其身体圆润丰满,肚子突出,笑容可掬,能让佛客信徒心生欢喜,自是能带著好心情入寺拜佛。
代表著佛门和佛寺是包容的,无论何人入寺,都能被笑容以对。
而出庙门离寺时。
就会见到唯一背对庙门的韦陀菩萨,头戴金冠,身披金甲,手拿著降魔杵,威风凛凛,霸道神异。
单看韦陀菩萨的威风之状,都会让人心头微颤,更是能清晰感受到佛寺的威严和肃穆。
这为了表达佛门和西天诸佛,除了有慈悲宽容的一面,也有其严肃威仪的一面,要时刻警醒不可行恶造孽。
未曾作恶,积攒善事,自有西天弥勒佛笑容相对,欢迎入寺。
若是作恶,造孽不断,也有韦陀菩萨手持降魔杵,替天行道。
当然。
除了这点外,关键还是韦陀菩萨曾许下的宏大誓愿......
“凡有佛经流布处,必有韦陀护法。”
“你若真修,我必护法。”
用个稍微不恰当的形容,韦陀菩萨在西天佛门里的地位,就像是道门中的灵官爷。
不仅有著一身厉害法力,更是嫉恶如仇,护持正法,能感应三洲。
正因许下了这种宏愿。
所以,本该早早成佛的韦陀菩萨,硬是等到诸位菩萨修成正果,足足出现九百九十九位真佛后,才带著一身愿力立地成佛,化为楼至佛。
代表著贤劫千佛的结束,给千佛画上一个句號。
从这几点来看,便足以看出韦陀菩萨在佛门中的特殊,在这贤劫千佛的重要性。
甚至,就连寺庙管不管斋饭,都要看韦陀菩萨的降魔杵放置方式。
对云游各地的僧人来说,刚来到一处不相熟寺庙的时候,做的第一件事並不是拜佛,也不是拜会佛门师兄。 ↑返回顶部↑
直接把这娃子掳走,蛊惑洗礼,让拥有一身佛缘的他,变成千佛末尾的楼至佛。
千佛里面。
中间的其余佛陀,或许都能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替代,但楼至佛,真当是没办法用善人的尸骨来代替。
因为,楼至佛是由韦陀菩萨修成果位,在佛门之中的象徵极其特殊。
无论从什么角度,佛法或是香火,甚至是道行这些角度来看,极负盛名的韦陀菩萨,怎都不会被排为第一千尊佛。
百尊,甚至是五十尊之內,才是其最恰当合適的位置。
之所以会被排为第一千尊,全因韦陀菩萨是佛门第一护持正法的大菩萨,也是唯一背对庙门的菩萨。
有不少佛客在第一次入寺时,都会听到这样的一句话。
若入佛寺,进门拜弥勒,出门拜韦陀。
进庙门先拜弥勒佛,因为其身体圆润丰满,肚子突出,笑容可掬,能让佛客信徒心生欢喜,自是能带著好心情入寺拜佛。
代表著佛门和佛寺是包容的,无论何人入寺,都能被笑容以对。
而出庙门离寺时。
就会见到唯一背对庙门的韦陀菩萨,头戴金冠,身披金甲,手拿著降魔杵,威风凛凛,霸道神异。
单看韦陀菩萨的威风之状,都会让人心头微颤,更是能清晰感受到佛寺的威严和肃穆。
这为了表达佛门和西天诸佛,除了有慈悲宽容的一面,也有其严肃威仪的一面,要时刻警醒不可行恶造孽。
未曾作恶,积攒善事,自有西天弥勒佛笑容相对,欢迎入寺。
若是作恶,造孽不断,也有韦陀菩萨手持降魔杵,替天行道。
当然。
除了这点外,关键还是韦陀菩萨曾许下的宏大誓愿......
“凡有佛经流布处,必有韦陀护法。”
“你若真修,我必护法。”
用个稍微不恰当的形容,韦陀菩萨在西天佛门里的地位,就像是道门中的灵官爷。
不仅有著一身厉害法力,更是嫉恶如仇,护持正法,能感应三洲。
正因许下了这种宏愿。
所以,本该早早成佛的韦陀菩萨,硬是等到诸位菩萨修成正果,足足出现九百九十九位真佛后,才带著一身愿力立地成佛,化为楼至佛。
代表著贤劫千佛的结束,给千佛画上一个句號。
从这几点来看,便足以看出韦陀菩萨在佛门中的特殊,在这贤劫千佛的重要性。
甚至,就连寺庙管不管斋饭,都要看韦陀菩萨的降魔杵放置方式。
对云游各地的僧人来说,刚来到一处不相熟寺庙的时候,做的第一件事並不是拜佛,也不是拜会佛门师兄。 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