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0谢宴虽简恩威并投诚有因虚实探(3 / 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“姐姐,你看那株白海棠,是不是快开了?”
  “嗯,再过几日便好了…”
  只见回廊尽头,吴灼穿着一身素雅的浅蓝色学生裙,臂弯里搭着一件薄外套,正与丫鬟小翠说着话,从疏影轩的方向走来。暮色为她周身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,她脸上带着淡淡的、属于少女的宁静,与这府邸的沉重格格不入,却又奇异地融合在一起。
  顾兰因的脚步不由自主地顿住了。她远远望着那个身影,目光复杂难言。有好奇,有怜悯,或许,还有一丝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、极淡的羡慕——羡慕她在这乱世中,还能有兄长如此倾力护其周全的一片净土。
  吴灼也看到了这边的顾兰因,她讶异一顿,目光与顾兰因有一瞬的交汇,微微颔首,“顾先生。”
  陈旻在一旁低声道:“顾先生,这边请。”??他侧身引路,步伐刻意放慢了些,以适应顾兰因的步伐。
  顾兰因回过神来,收回目光,低声道:“有劳陈副官。”
  两人沉默地穿过几道月洞门,走向僻静的侧门。快到门口时,陈旻脚步微顿,声音压得极低,却比方才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温和:“顾先生,近日天气反复,早晚寒凉,您…多保重。”这话超出了纯粹的礼节,带着一丝个人化的关切。他顿了顿,又补充道,“处长吩咐了,您日后若有紧急情况,又一时联系不上他,可去琉璃厂‘汲古阁’找一位姓王的掌柜,说是…说是陈旻的朋友即可。那里相对安全。”
  这一个小小的、看似不经意的信息透露,实则冒着风险,是陈旻个人对顾兰因数次冒险示警、尤其是关乎吴灼安危之举的一种无声的感激与回报。它建立了一条备用的、或许更快捷的联系通道,也代表了陈旻个人对顾兰因某种程度的认可与善意。
  顾兰因闻言,微微一怔,抬眼看向陈旻。昏暗的光线下,陈旻的脸庞依旧严肃刻板,但那眼神中一闪而过的情绪,她却捕捉到了。她心中微暖,低声道:“多谢陈副官,兰因记下了。”
  “您客气。”陈旻迅速恢复了公事公办的神情,为她拉开侧门,“车已备好,会送您到安全的地方。”
  顾兰因点了点头,再次道谢,抱着那匣书,迈出了什锦花园的门槛。
  就在她即将上车时,陈旻似乎犹豫了一下,最终还是极快地说了一句:“顾先生,万事小心。”语气郑重。
  顾兰因脚步一顿,没有回头,只是轻轻“嗯”了一声,便弯腰钻进了车厢。
  车门关上,汽车缓缓驶离,融入北平城夜色中熙攘的人流车马。
  陈旻站在门内,看着车尾灯消失的方向,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,随即利落地关上侧门,落栓,转身快步向砺锋堂走去,身影重新没入宅院的深沉暗影之中。??他深知自己刚才的举动有些逾矩,但面对这个屡次带来关键消息、看似柔弱却身处险境的女子,他终究没能完全硬起心肠。
  砺锋堂书房内,吴道时独自一人,负手立于窗前。
  陈旻悄无声息地回来复命:“处座,顾先生已经安全离开。”
  “嗯。”吴道时应了一声,半晌,才缓缓道,“派人,二十四小时,盯紧她。我要知道她见了谁,去了哪里,哪怕是她去买一盒胭脂,也要报给我。”
  “是!”陈旻凛然。
  “另外,”吴道时转过身,目光在黑暗中锐利如鹰,“查一查,皇姑屯事件殉难人员名单里,有没有一个姓顾的参议。要快,要细。”
  “明白!”
  陈旻退下后,书房重归寂静。吴道时走到书案前,拿起顾兰因送来的那方古墨,在指尖细细摩挲。墨质坚润,确是古物。
  门外响起极轻的脚步声。他未抬头,已知是谁。
  吴灼悄然走入,浅蓝裙裾拂过门槛。她立在书案前,目光掠过他指间的墨块,轻声问:哥哥,方才...顾先生来了?
  吴道时抬眸,见她眼中带着三分好奇,他放下墨,却不答话,只起身走到她面前。伸手,极自然地捋了捋她耳畔一缕散落的碎发,指尖在那细软青丝上停留一瞬,目光在她脸上细细巡梭,灼灼,他忽然极轻地笑了一下,笑意未达眼底,你的先生们...倒是一个都不简单。
  他踱回书案前,执起那方古墨在指间把玩:顾先生今日送来这方墨,说是家父旧藏。可这墨上的款识...他顿了顿,意味深长地看向吴灼,是前清内务府的制式。一个寻常教书先生的家父,怎会有这等物件?
  吴灼盯着看了一瞬:是不是...顾先生家学渊源?
  渊源?吴道时轻笑,将墨轻轻搁下,怕是比渊源更深。她今日说起皇姑屯旧事,言之凿凿。可我问她父亲名讳,她却含糊其辞。他忽然转身,目光如炬,灼灼,你可知这位顾先生,像极了古书里那些...报丧的班婕妤?
  听了这话,吴灼脸色微白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