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章 司饰(2 / 3)
从他入门之后,发现宅子里的下人並不算多的样子。
金闕从座位上起身欠礼,“多谢夫郎厚待。”他在宫里是尚服局的正六品司饰,身上是有品级在身的,每月的月钱是十二两白银,这些年其实没少攒银子,也並没打算在宋家长久的住著。
“黄叶,你先带金嬤嬤去住处歇著吧。”孟晚也没什么可说的了,人本分些別仗著自己资歷就出什么么蛾子就成。
黄叶应了声,將金闕带出去往后院走,“嬤嬤,家里僕人少,夫郎和老爷身边都不喜欢太多人伺候,您就住老夫人这边吧。”
常金院里的朱顏硃砂搬到阿砚的西院去了,正好腾出来一间现成的房间,里面床、衣柜、桌椅都有,只是床多出来一张。
黄叶叫了两个小廝来,把多出来的一张床搬了出去,又转身去后罩房处的杂物房提了一些被褥、炭盆、凳子、木盆等常用物品。
“嬤嬤先住著,若是缺什么只管找我,我就在东边那排屋子里,紧挨著厨房的那间住。”黄叶客气的说著。
金闕本来还觉得宋家有意思,安排个小哥儿做管家。他自己身为哥儿,並非是看不起小哥儿的意思,相反,宫中有本事的小哥儿太多了。因为知道出宫可能也是给人做妾的命,所以宫里的宫侍远比宫娥还要拼,六尚局中有四个掌事的都是哥儿。
然而宅子里头真用小哥儿管家,还是年纪这么小的,宋家应该是头一份。如今听他说话做事倒是周全,金闕绷紧的脸色缓和了一些,“黄管家客气,如今这样已经很好了。”
黄叶没走,又对他简单说了下宋家的情况,“家里只有五个正经主子,夫郎嬤嬤刚才已经见过了。我们老爷是顺天府尹宋大人,他今日出门访友还未归来。家里的大公子是老爷和夫郎收的义子,住在东院,他的院子平日不可擅自进入。二公子还小,比较顽皮,和夫郎友人之子住在西院。后正院住的是老夫人,她旁边的小院住的是夫郎请的郎中,也是要以礼相待的……”
金闕把手上的行李放到桌上,將黄叶的话记在心里,就见面前本来稳重的小哥儿对著院子里笑了笑,是很放鬆的笑。
院里走过来一个中年妇人,穿著褐色的袄,围著围裙不好意思的站在门口,“叶哥儿,这就是来教规矩的先生?”
槿姑有些脸热,她是被常金叫来看看的,幸好儿子也在,要不还真不好意思打听。
金闕略一頷首道:“我只是个普通宫侍罢了,称不上一句先生。”
黄叶介绍,“金嬤嬤,这是我娘,您先歇一会儿吧,晌午让我娘给你收拾出来一桌席面,午后就要劳您教老夫人学习宫廷礼仪了。”
他说完再不过多打扰,领著槿姑离开了房间。在外人面前沉稳干练的黄管家,在母亲面前也只是个平凡的、爱撒娇的小哥儿而已。
午后常金苦著张脸开始上课,孟晚和宋亭舟在屋里看信。
“这样的死心眼能在皇宫那种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,从普通宫女升到六品司饰,可见是有其他过人之处的。”孟晚看完信后揶揄道。
因为忠毅侯交代把信给两人,金闕就真的一直等到宋亭舟回家才把信交出来,也不知是不是在宫里,因为这种事被人坑过,孟晚越想越觉得可能性很大。
盛京各家的眼线旁多,忠毅侯信上倒也没说什么,只是简单介绍了一下金嬤嬤的来歷,说人背景乾净,让他们放心用。
宋亭舟饮了盏茶水,“太子妃应当是用心筛选过,尚服局的人刚好能指点一番正旦宴入宫的服饰饰品。”
男子直接穿自己的官服入宫即可,但孟晚和常金身上没有誥命,需要穿其余符合规制的衣裳,金闕正好可以指点一二。
年前这段日子,常金和孟晚没干別的,成天的在家学习宫礼,不光如此,阿寻和蚩羽也要学。官眷虽然不能携带侍女和小侍进入后宫,但孟晚不放心,就是让阿寻和蚩羽候在宫门外,孟晚也要带著他们以防万一。
这个年本该因为宋亭舟升官而高兴,但家里只有阿砚和通儿两个孩子因为买了爆竹和烟开心,其余大人都是忧心忡忡。
往年的年夜饭,通常都是常金亲自准备,今年她也没心思准备了,孟晚上手和槿姑还有两个灶房帮忙的丫鬟做的。
夜里一家子坐在常金的堂屋里守夜,地上地下的桌子上都摆满了瓜果点心,唯一可惜的就是新鲜荔枝吃不到了,盘子里是圆滚滚的荔枝罐头。
院子里爆竹烟爆裂的“砰砰”声接二连三的响起,由远到近,小孩子的欢呼声,在街角迴荡。
常金怕外面人多,再把阿砚和通儿给掳了去,便拘著两个孩子在院里玩。他们俩从小在一起长大,倒也有伴。
孟晚叫人把炕上的吃食给撤了,铺了毯子叫人跟他打叶子牌。楚辞和常金在他身边一左一右的坐著,阿寻在孟晚对庄。
自家人玩,一人抓了一把铜钱,玩个热闹,没有大小。 ↑返回顶部↑
金闕从座位上起身欠礼,“多谢夫郎厚待。”他在宫里是尚服局的正六品司饰,身上是有品级在身的,每月的月钱是十二两白银,这些年其实没少攒银子,也並没打算在宋家长久的住著。
“黄叶,你先带金嬤嬤去住处歇著吧。”孟晚也没什么可说的了,人本分些別仗著自己资歷就出什么么蛾子就成。
黄叶应了声,將金闕带出去往后院走,“嬤嬤,家里僕人少,夫郎和老爷身边都不喜欢太多人伺候,您就住老夫人这边吧。”
常金院里的朱顏硃砂搬到阿砚的西院去了,正好腾出来一间现成的房间,里面床、衣柜、桌椅都有,只是床多出来一张。
黄叶叫了两个小廝来,把多出来的一张床搬了出去,又转身去后罩房处的杂物房提了一些被褥、炭盆、凳子、木盆等常用物品。
“嬤嬤先住著,若是缺什么只管找我,我就在东边那排屋子里,紧挨著厨房的那间住。”黄叶客气的说著。
金闕本来还觉得宋家有意思,安排个小哥儿做管家。他自己身为哥儿,並非是看不起小哥儿的意思,相反,宫中有本事的小哥儿太多了。因为知道出宫可能也是给人做妾的命,所以宫里的宫侍远比宫娥还要拼,六尚局中有四个掌事的都是哥儿。
然而宅子里头真用小哥儿管家,还是年纪这么小的,宋家应该是头一份。如今听他说话做事倒是周全,金闕绷紧的脸色缓和了一些,“黄管家客气,如今这样已经很好了。”
黄叶没走,又对他简单说了下宋家的情况,“家里只有五个正经主子,夫郎嬤嬤刚才已经见过了。我们老爷是顺天府尹宋大人,他今日出门访友还未归来。家里的大公子是老爷和夫郎收的义子,住在东院,他的院子平日不可擅自进入。二公子还小,比较顽皮,和夫郎友人之子住在西院。后正院住的是老夫人,她旁边的小院住的是夫郎请的郎中,也是要以礼相待的……”
金闕把手上的行李放到桌上,將黄叶的话记在心里,就见面前本来稳重的小哥儿对著院子里笑了笑,是很放鬆的笑。
院里走过来一个中年妇人,穿著褐色的袄,围著围裙不好意思的站在门口,“叶哥儿,这就是来教规矩的先生?”
槿姑有些脸热,她是被常金叫来看看的,幸好儿子也在,要不还真不好意思打听。
金闕略一頷首道:“我只是个普通宫侍罢了,称不上一句先生。”
黄叶介绍,“金嬤嬤,这是我娘,您先歇一会儿吧,晌午让我娘给你收拾出来一桌席面,午后就要劳您教老夫人学习宫廷礼仪了。”
他说完再不过多打扰,领著槿姑离开了房间。在外人面前沉稳干练的黄管家,在母亲面前也只是个平凡的、爱撒娇的小哥儿而已。
午后常金苦著张脸开始上课,孟晚和宋亭舟在屋里看信。
“这样的死心眼能在皇宫那种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,从普通宫女升到六品司饰,可见是有其他过人之处的。”孟晚看完信后揶揄道。
因为忠毅侯交代把信给两人,金闕就真的一直等到宋亭舟回家才把信交出来,也不知是不是在宫里,因为这种事被人坑过,孟晚越想越觉得可能性很大。
盛京各家的眼线旁多,忠毅侯信上倒也没说什么,只是简单介绍了一下金嬤嬤的来歷,说人背景乾净,让他们放心用。
宋亭舟饮了盏茶水,“太子妃应当是用心筛选过,尚服局的人刚好能指点一番正旦宴入宫的服饰饰品。”
男子直接穿自己的官服入宫即可,但孟晚和常金身上没有誥命,需要穿其余符合规制的衣裳,金闕正好可以指点一二。
年前这段日子,常金和孟晚没干別的,成天的在家学习宫礼,不光如此,阿寻和蚩羽也要学。官眷虽然不能携带侍女和小侍进入后宫,但孟晚不放心,就是让阿寻和蚩羽候在宫门外,孟晚也要带著他们以防万一。
这个年本该因为宋亭舟升官而高兴,但家里只有阿砚和通儿两个孩子因为买了爆竹和烟开心,其余大人都是忧心忡忡。
往年的年夜饭,通常都是常金亲自准备,今年她也没心思准备了,孟晚上手和槿姑还有两个灶房帮忙的丫鬟做的。
夜里一家子坐在常金的堂屋里守夜,地上地下的桌子上都摆满了瓜果点心,唯一可惜的就是新鲜荔枝吃不到了,盘子里是圆滚滚的荔枝罐头。
院子里爆竹烟爆裂的“砰砰”声接二连三的响起,由远到近,小孩子的欢呼声,在街角迴荡。
常金怕外面人多,再把阿砚和通儿给掳了去,便拘著两个孩子在院里玩。他们俩从小在一起长大,倒也有伴。
孟晚叫人把炕上的吃食给撤了,铺了毯子叫人跟他打叶子牌。楚辞和常金在他身边一左一右的坐著,阿寻在孟晚对庄。
自家人玩,一人抓了一把铜钱,玩个热闹,没有大小。 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