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3章 一啄一饮,莫非前定(4.6k)(2 / 4)
其二,不领他一番“苦心”,明明学得会法门,抵死不学,临了反用来对付自己。这叫妖道如何不恨?
他眶毗欲裂,恨了一声,唻道:“果是非我族类,其心必异!忘恩负义的孽障!”
一向寡言的溪明伏在地上,强忍剧痛,深吸一气,竟抬头嘧道:“我年虽幼,眼却不瞎!你於我何恩之有?你这妖物互毒残忍,我实不愿助约为虐!”
妖道闻言微愜,未料这素来怯懦的少年,此刻竟敢反唇相讥。
他怒极反笑,连道三声:“好!好!好!你既如此说,便教你亲身领受,什么叫作列毒残忍!”
言毕,妖道收剑为他止血,使一阵妖风將他携回落叶观,与那些受尽折磨的玄门正道关在一处,受尽百般酷刑。
可这少年命格极硬,始终吊著一口气不死,直待李修安发现这地下密室,方才得救。
这便是少年不堪回首的往昔。这般年纪,竟歷经常人难以想见的苦难。眾人闻之,无不动容隱。
即便那三中年道土,自被师父收留入观后,亦曾度过一段安寧岁月,何尝似溪明这般悽惨?难怪他最初极惧旁人问及过往。
如今溪明娓娓道来,提及妖道时话音犹颤,足见创伤之深。其间虽心绪起伏,但闻得眾人慰语,心头渐暖,復归平静。
一番晞嘘后,清风忍不住骂道:“那歹毒畜生!就这般死了,实在便宜了他!合该教他也尝尝那般酷刑!”
明月亦愤然道:“我今方知阴司设十八层地狱之故。似此等妖邪,正当教他將诸般酷刑一一尝遍,方是恶有恶报!”
清风连连称是。
李修安闻此因果,既怜溪明之遇,亦不由暗嘆:“难怪师父说这少年与我有些渊源。”
溪明不仅是李家后人,他所入的首座遭难之寺中逃出城的“佛號六贼”,正是李修安前番下山於东都城外万安山所遇之“六贼”;其后所涉李景胜、李解元兄弟,及黑鸦道人与其师兄,亦皆与他有所牵连。
李修安尚不知晓的是,就连溪明曾棲身的匯林寺,亦与他有一段未显之缘。
李修安心下慨然:“这莫非便是此方世界的因果循环么?果真一饮一啄,莫非前定。”
至此,他对这八学领悟愈深。
眾人又围拢溪明,多番宽慰。溪明称谢不已,反慰眾人道:“多谢诸位,不必为我忧心。今蒙大仙与各位关切照拂,我心结已解,往日种种,俱已放下。多谢!”
清风、明月执其手,頜首道:“如此甚好,莫再掛怀。彼等作恶多端,害人害己的是他等,与你何干?再说师父他老人家亦曾言,所谓邪神灾星之说,实属无稽谣传。”
眾人皆以为然。
灵鹤轻抚少年头顶,温言道:“你歷尽磨难,犹能持守本心,怀仁善之念,面对妖邪残忍,勇於救人,敢於反抗,此心此行,已胜世间大多之人,尤为可贵。为师有你这样的弟子,深感欣慰。”
隨即灵鹤望了望窗外夜色,道:“时辰不早,诸位且早些安歇罢。”
李修安亦点头:“师兄所言极是。明早我向师父稟明,便与溪明径返东都一行。”
眾人皆无异议,遂各自散去,归於房歇息。
回到房,溪明一时心绪纷,难以成眠,独坐床头,望著窗外明月出神良久。直至后半夜,方闭目默诵《清心经》,再睁眼时,天色已微明。
溪明打起精神起床,將房床褥收拾得一尘不染,这才轻轻推门,深吸一口晨间清气,仰观天色,喃喃自语:“此处天地,到底与外不同,这般清净澄明,叫人心安留恋。”
平心而论,那万里之外的东土故园,除空寧一人、一诺未偿外,实已无多少值得牵念的人与物,儘管如今的他,算不得俗世所谓富贵之身。
他又深吸一口略带寒意的清气,精神为之一振。洗漱毕,便往厨下走去。
待清风、明月睡眼尚朦走向厨间,准备早膳时,却见蒸笼里已透出馒头清香。 ↑返回顶部↑
他眶毗欲裂,恨了一声,唻道:“果是非我族类,其心必异!忘恩负义的孽障!”
一向寡言的溪明伏在地上,强忍剧痛,深吸一气,竟抬头嘧道:“我年虽幼,眼却不瞎!你於我何恩之有?你这妖物互毒残忍,我实不愿助约为虐!”
妖道闻言微愜,未料这素来怯懦的少年,此刻竟敢反唇相讥。
他怒极反笑,连道三声:“好!好!好!你既如此说,便教你亲身领受,什么叫作列毒残忍!”
言毕,妖道收剑为他止血,使一阵妖风將他携回落叶观,与那些受尽折磨的玄门正道关在一处,受尽百般酷刑。
可这少年命格极硬,始终吊著一口气不死,直待李修安发现这地下密室,方才得救。
这便是少年不堪回首的往昔。这般年纪,竟歷经常人难以想见的苦难。眾人闻之,无不动容隱。
即便那三中年道土,自被师父收留入观后,亦曾度过一段安寧岁月,何尝似溪明这般悽惨?难怪他最初极惧旁人问及过往。
如今溪明娓娓道来,提及妖道时话音犹颤,足见创伤之深。其间虽心绪起伏,但闻得眾人慰语,心头渐暖,復归平静。
一番晞嘘后,清风忍不住骂道:“那歹毒畜生!就这般死了,实在便宜了他!合该教他也尝尝那般酷刑!”
明月亦愤然道:“我今方知阴司设十八层地狱之故。似此等妖邪,正当教他將诸般酷刑一一尝遍,方是恶有恶报!”
清风连连称是。
李修安闻此因果,既怜溪明之遇,亦不由暗嘆:“难怪师父说这少年与我有些渊源。”
溪明不仅是李家后人,他所入的首座遭难之寺中逃出城的“佛號六贼”,正是李修安前番下山於东都城外万安山所遇之“六贼”;其后所涉李景胜、李解元兄弟,及黑鸦道人与其师兄,亦皆与他有所牵连。
李修安尚不知晓的是,就连溪明曾棲身的匯林寺,亦与他有一段未显之缘。
李修安心下慨然:“这莫非便是此方世界的因果循环么?果真一饮一啄,莫非前定。”
至此,他对这八学领悟愈深。
眾人又围拢溪明,多番宽慰。溪明称谢不已,反慰眾人道:“多谢诸位,不必为我忧心。今蒙大仙与各位关切照拂,我心结已解,往日种种,俱已放下。多谢!”
清风、明月执其手,頜首道:“如此甚好,莫再掛怀。彼等作恶多端,害人害己的是他等,与你何干?再说师父他老人家亦曾言,所谓邪神灾星之说,实属无稽谣传。”
眾人皆以为然。
灵鹤轻抚少年头顶,温言道:“你歷尽磨难,犹能持守本心,怀仁善之念,面对妖邪残忍,勇於救人,敢於反抗,此心此行,已胜世间大多之人,尤为可贵。为师有你这样的弟子,深感欣慰。”
隨即灵鹤望了望窗外夜色,道:“时辰不早,诸位且早些安歇罢。”
李修安亦点头:“师兄所言极是。明早我向师父稟明,便与溪明径返东都一行。”
眾人皆无异议,遂各自散去,归於房歇息。
回到房,溪明一时心绪纷,难以成眠,独坐床头,望著窗外明月出神良久。直至后半夜,方闭目默诵《清心经》,再睁眼时,天色已微明。
溪明打起精神起床,將房床褥收拾得一尘不染,这才轻轻推门,深吸一口晨间清气,仰观天色,喃喃自语:“此处天地,到底与外不同,这般清净澄明,叫人心安留恋。”
平心而论,那万里之外的东土故园,除空寧一人、一诺未偿外,实已无多少值得牵念的人与物,儘管如今的他,算不得俗世所谓富贵之身。
他又深吸一口略带寒意的清气,精神为之一振。洗漱毕,便往厨下走去。
待清风、明月睡眼尚朦走向厨间,准备早膳时,却见蒸笼里已透出馒头清香。 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