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二章 万元户(2 / 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赵家村那边的订单接连不断,他们送到百货大楼的沙发一直都处於热销状態,最夸张的是上个星期,一天就卖出去了二十多个,让原本还有一些的库存也彻底见了底。
  以何庆东的经验来看,他正站在一个巨大风头上。
  沙发这种东西放在当前这个年代,绝对算是奢侈品,哪怕是一些大城市,买得起的人也不多。
  但七十年代的黑龙江,因为人少地多,土质肥沃,所以粮食產量稳居全国之首,是当时最富裕的地区,没有之一。
  虽然也有一些省份经济总量要高於黑龙江,但从个人收入水平来说,还是要差一些的,至於南方沿海,没有改革开放之前,在国內根本排不上號。
  那时的黑龙江人被外省人戏称为“东北虎”,就跟现在的“土豪”差不多的意思。
  而当一个地方的人均高收入持续了时间达到一个閾值的时候,高消费就会像井喷一样爆发。
  沙发热销只是一个点,其实黑白电视机,录音机以及照相机这样的电子產品,销量更加的火爆。
  虽然目前何庆东是县里最早开始批量做沙发的,但如此热销且利润丰厚的產品,不可能让他一个人独享,肯定会有新的竞爭者出现的。
  所以趁著竞爭对手还没有出现之前,何庆东必须儘可能多的赚钱。
  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,何庆东和杨红兵几乎是分秒必爭,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,总共做出了五十多个沙发,平均一天要做將近八个左右!
  周一,何庆东再次给赵家村送完货后,拋开之前给裁缝铺的定金,他手头的现金已经突破了一万三千元!
  重生到现在,已经整整过去了四个月,何庆东终於成为了万元户!
  他第一时间將其中的一万元存入了银行,手头只留下了三千元当做流动资金。
  说起来,这年头的万元户绝对是眾人仰慕的偶像,比起后世的千万富翁,也是毫不逊色。
  甚至直到八十年代中期的时候,万元户这个字眼依旧有一定的含金量。
  就在今年的时候,来自广东中山黄新文,成为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被承认的万元户,还登上了人民日报。
  出了名的黄新文,开始频繁登上市里县里等举办的演讲舞台,与全国人民分享自己的创业之路。
  上门拜访的人更是络绎不绝。
  可以说,黄新文在这一年,绝对是个全国皆知的明星人物。
  何庆东虽然现在也已经成为了万员户,却依旧只能窝在深山。
  甚至妻子杨丽,都要比她在村里受尊重的多。
  终於,接连在《劳动报》上发表了几篇文章后,杨丽已经引起了县报社的重视,包括主编在內的四名编辑部成员,坐著一辆县政府的212吉普,来到了靠山屯,想看看这个『乡土作家』的真实情况。
  得到通知的大队长刘国忠和几个村干部,早早就在村口等候。
  “欢迎欢迎!我是本村的大队长刘国忠,欢迎上级领导来我们村考察。”
  看到从车子上下来几个人,刘国忠立马笑容满面的迎了上去。
  要知道,在这些编辑来这里之前,县里已经有好几年没有县领导过来参观了,最多也就是镇里来人。
  虽然说这次来的只是编辑,但刘国忠也明白,他们是和县领导都在一栋楼里办公的,只要能说上几句好话,比他苦干一年都强。
  所以对於这次编辑部的到访,他还是相当重视的。
  “刘队长您好,我是《劳动报》的主编周清,请问你们村的杨丽同志在哪里?”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