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8章 谈妥;套利差价(3 / 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只是看著满地拆解下来的零件,加上程阳说的工程师只有晚上才有空来维修,也就相信了。
  但程阳也让他准备好钱。
  第三天的晚上,程阳看著王德安让人將设备送上车,手里还有一叠一万块的外匯劵。
  相对於美刀,外匯劵他用得更多一些,也更方便使用。
  但如今,主要是外匯劵远比现成的美刀更为值钱。
  运作得好,100元的外匯劵,能换取远超过等比百元美刀的利益。
  按照前段时间人民幣和美刀的匯率是2.8(在鹏城非全国,全国官方是1:2.5人民幣,但个人是没办法在官方用人民幣换美刀的,除非有关係或者批条)。
  (註:四月份官方是1美刀≈2.8人民幣≈2.8外匯劵,黑市最高在5元:1美元左右)。
  他见过林炳坤用280元人民幣从黑市兑换100美元现钞。再通过渠道兑换成280元的外匯券。
  (国內的改革导致的特殊变化和对外匯的高度需求,匯率官方变动基本不大,但总体的美元兑换人民幣的匯率在2.5-2.9之间)。
  之后林炳坤用这外匯劵去友谊商店购买万宝路。
  在外面转手的话,其中的利差就有好几倍,多的时候十来倍都有。
  这就是套利。
  若是用这赚来的钱再通过黑市换成美刀,人民幣的黑市匯率在5点左右,除去成本,弄回本钱以上的美刀轻轻鬆鬆。
  曾经的鹏城货幣倒爷便是这般运行的。
  其中的问题便是双轨价格,以及国內对美刀的需求。
  特別是鹏城对美刀和外匯劵的需求更高。
  如果他愿意,他能利用手中的一万块钱的外匯劵,利用空间性和时间性的先知先觉条件,在一个月內復套出数十倍的利差来。
  就比如现在的布料。
  鹏城四月就宣布布票停止,他现在若是需要,完全能利用这外匯劵去纺织厂採购,或者去华嶠商店採购进口的。
  差价能在60—70%。
  又比如先前说的匯率倒爷。
  但他清楚,以自己的体量,小打小闹没什么。但敢这么干,除非他不想在鹏城混了。
  当隨著民间的倒爷,比上面更清楚一双耐克鞋在羊城的友谊商店,与首都东风市场之间的价差时。
  计划经济的疆界已在事实上出现大问题。
  当国营百货公司同款耐克鞋需工业券+排队,实际因缺货形同虚设。
  那么不用券和排队就能买到黑市价就成为“实际”市场价。哪怕这个价格是『不对』的。
  但国营商店无法直接调价,导致柜檯商品几乎流向黑市。
  这就是计划价格的崩塌。
  这种暴利本质,就像是人体內长出的恶性肿瘤,失去对毛细血管的控制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