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章 此乃潜渊之龙,只待趁雷上九霄!(3 / 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“军情急报?”安奕拿著信,並不急著打开。
  “除去军情急报外,位高权重者亦可用此法送信……君不闻『一骑红尘妃子笑,无人知是荔枝来』之故耶?”
  温宜兴捋须微笑,“俗话说,好人有好报,安奕啊,你是个好人,为何不看看你的好报呢?”
  如此话语倒是確实勾起了安奕的好奇心。
  他拆开信件。
  【林桂县县令温宜兴足下:
  未曾谋面,但有耳闻,遥想政躬康泰。
  本相承蒙圣恩,忝居台辅,夙夜忧勤,常思以德化育英才,匡扶社稷。
  今有镇南州士子郑器,少负俊才,孝悌仁厚,举家財赴乡试,路遇地痞欺凌。
  幸得少侠林桂县上源村安奕奋身相护,虽刃贼殞命,然其心皎如日月,实乃义激忠肠之举。
  彼时若非侠士安奕仗剑解厄,恐郑器早赴泉台矣。事后,安奕更是慷慨解囊,以巨资赠郑器,护送其至安南府参与乡试。
  若非如此,本相与其亦不得见矣。此乃机缘巧合之至。
  郑器此子经此劫难,志节愈坚,文章智慧皆堪造就。本相惜其才德,已收为入室弟子,亲授经世之道。
  然其忧恩人安奕因命案所牵,恐奸猾之辈构陷良善。望足下详查当日情状,安奕手刃凶徒,实属路遇不平,拔刀相助之义举,乃古之侠士之风。
  乞依律明断,勿令义士蒙冤,庶几公道得彰,民心悦服。
  另附本相私印一方为凭,非敢以势相胁,惟愿足下体察天心仁爱,使法理人情两不相悖。他日案结,当具表上奏,为足下请功。
  落款:魏国拜上·“魏国之印”(鈐)】
  这是……臥槽!
  安奕挠了挠脑袋,只觉得头皮有些发麻。
  信中意思很简单——他刚穿越过来时,杀那两个混混顺手救下来的秀才郑器,被宰相收为学生了!
  然后,郑器担心安奕因为杀人的事,被命案牵连后冤判,就拜託其师父,也就是宰相魏国,亲自写了封信给林桂县县令温宜兴……
  难怪,原来如此,安奕就说为何温宜兴的態度会那么奇怪!
  感情是因为这封信!
  假设你是县令,你手底下的捕快对宰相亲传弟子有救命之恩……这不上赶著巴结都已经是自制力强大了!
  救命之恩,若是不报,在什么时候都属於被人唾弃,寸步难行的。
  可以想像,身为宰相弟子,只要宰相不被贬,郑器日后之政途通畅,几无阻碍是必然的,而安奕凭藉这救命之恩……想当个官都不是问题!
  但安奕並没想这么多,他对当官和挟恩图报也没兴趣……他只是在想——到底谁是主角啊!
  这才过去三天,三天!郑器哪怕是用那二两银子坐上官驛公车,一路官道疾驰,此时也应才到安南府没多久。
  就这点时间,他就能遇上宰相,成为入室弟子,还求得送信回来了?
  能让宰相动用个人私印写信,郑器得宠是必然的。安奕努力回想著才见过一面的郑器面容……这傢伙,当时见面时,自己好像也没察觉到魅魔属性吧!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