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9章 邀请加入《人民文艺》编委会(4 / 5)
李俊说的话让刘一民心一沉,快速地撕开掏出信读了起来。看到一半的时候,抬头看向李俊:“已经提干了啊?”
“作战勇猛,还受伤了,立了一个一等功,火线入d,战场提干!他本来想自己寄信给你的,我们剧组要回来,正好替他捎回来了。
他还让我替他谢谢你的,吃着很甜!”
“伤到哪儿了?”刘一民看完信,发现信上面没有讲。
“伤到背上了,弹片划了很大一个口子,差点就伤到脊柱了。”
李俊在卫廉的后背比划了一下,几乎是从左肩顺着脊柱下来的。
要是打到脊柱上,很可能就上身瘫痪了。
“现在他们应该换防了吧?”
“换防了。像喜子这种,再到连长应该是没问题的,就是学问差了点,要是能跟上,估计还能提一提。”
刘一民高兴地点了点头,他是真心的为陈秋喜感到高兴。
喜子在信里面只是简单的提了几句自己提干了,但是能看出他心里面的喜悦之情。
李俊其实还想拍《横空出世》,但是要拍的话成本有点高。另外电影局卡主了《横空出世》的拍摄,看样子是不太想让各大电影厂拍这部电影。
要不然书火起来,几大电影厂就打破脑袋争拍摄权了。
“李导,你已经马不停蹄地拍了两部电影了,我看你还是好好休息一下吧,你也老大不小了,好好陪陪家人。”刘一民宽慰道。
听到老婆孩子,李俊嘴角掀起一丝微笑:“说的也对,陪老婆孩子的时间太短喽!”
话音刚落,门口又响起了敲门声。刘一民打开门,竟然是崔道逸和王濛。
“王濛同志,师兄,你们怎么来了?”刘一民问道。
崔道逸笑道:“你作为我们《人民文艺》最重要的作家之一,我跟王濛同志来拜访你一下。”
“你这是有客人?”王濛问道。
“八一厂的两名导演,李俊导演和卫廉导演,他们刚拍完《雷场相思树》回燕京。”
李俊和卫廉从书房走了出来,跟王濛和崔道逸打了一声招呼、
“这挺巧!”王濛跟两人握了握手。
李俊和卫廉看到王濛和崔道逸来了就想离开,被王濛拦住了:“咱们一起聊聊,电影和文学是相通的嘛!”
五人坐在书房里面,王濛先开口说道:“以前《人民文艺》是国刊,是大刊,在《人民文艺》上面发表作品是光荣的,你在别的地方发文章,大家不一定觉得你是作家。但你要在《人民文艺》上,那你就是作家。”
王濛谈了谈目前《人民文艺》面临的颓势,又询问了一下李俊和卫廉对于《人民文艺》目前作品的看法。
李俊说道:“咱们《人民文艺》的作品我是期期不落,整体的问题显而易见,那就是相对其它的杂志来讲活力不够,另外有一些文章实在是觉得难看。我觉得就跟一民提倡的那样,要坚持现实主义基调。”
王濛对李俊的话表示赞同:“《人民文艺》是得来点新东西了。”
王濛说完又看向刘一民:“一民啊,刊物在变革的时候也是最动荡的时候,我希望你能够对《人民文艺》的工作多多支持。”
“王濛同志,那是自然的。”
卫廉插嘴道:“众所周知,刘一民同志的小说只有两个发表刊物,一个是《收获》,一个就是《人民文艺》嘛!” ↑返回顶部↑
“作战勇猛,还受伤了,立了一个一等功,火线入d,战场提干!他本来想自己寄信给你的,我们剧组要回来,正好替他捎回来了。
他还让我替他谢谢你的,吃着很甜!”
“伤到哪儿了?”刘一民看完信,发现信上面没有讲。
“伤到背上了,弹片划了很大一个口子,差点就伤到脊柱了。”
李俊在卫廉的后背比划了一下,几乎是从左肩顺着脊柱下来的。
要是打到脊柱上,很可能就上身瘫痪了。
“现在他们应该换防了吧?”
“换防了。像喜子这种,再到连长应该是没问题的,就是学问差了点,要是能跟上,估计还能提一提。”
刘一民高兴地点了点头,他是真心的为陈秋喜感到高兴。
喜子在信里面只是简单的提了几句自己提干了,但是能看出他心里面的喜悦之情。
李俊其实还想拍《横空出世》,但是要拍的话成本有点高。另外电影局卡主了《横空出世》的拍摄,看样子是不太想让各大电影厂拍这部电影。
要不然书火起来,几大电影厂就打破脑袋争拍摄权了。
“李导,你已经马不停蹄地拍了两部电影了,我看你还是好好休息一下吧,你也老大不小了,好好陪陪家人。”刘一民宽慰道。
听到老婆孩子,李俊嘴角掀起一丝微笑:“说的也对,陪老婆孩子的时间太短喽!”
话音刚落,门口又响起了敲门声。刘一民打开门,竟然是崔道逸和王濛。
“王濛同志,师兄,你们怎么来了?”刘一民问道。
崔道逸笑道:“你作为我们《人民文艺》最重要的作家之一,我跟王濛同志来拜访你一下。”
“你这是有客人?”王濛问道。
“八一厂的两名导演,李俊导演和卫廉导演,他们刚拍完《雷场相思树》回燕京。”
李俊和卫廉从书房走了出来,跟王濛和崔道逸打了一声招呼、
“这挺巧!”王濛跟两人握了握手。
李俊和卫廉看到王濛和崔道逸来了就想离开,被王濛拦住了:“咱们一起聊聊,电影和文学是相通的嘛!”
五人坐在书房里面,王濛先开口说道:“以前《人民文艺》是国刊,是大刊,在《人民文艺》上面发表作品是光荣的,你在别的地方发文章,大家不一定觉得你是作家。但你要在《人民文艺》上,那你就是作家。”
王濛谈了谈目前《人民文艺》面临的颓势,又询问了一下李俊和卫廉对于《人民文艺》目前作品的看法。
李俊说道:“咱们《人民文艺》的作品我是期期不落,整体的问题显而易见,那就是相对其它的杂志来讲活力不够,另外有一些文章实在是觉得难看。我觉得就跟一民提倡的那样,要坚持现实主义基调。”
王濛对李俊的话表示赞同:“《人民文艺》是得来点新东西了。”
王濛说完又看向刘一民:“一民啊,刊物在变革的时候也是最动荡的时候,我希望你能够对《人民文艺》的工作多多支持。”
“王濛同志,那是自然的。”
卫廉插嘴道:“众所周知,刘一民同志的小说只有两个发表刊物,一个是《收获》,一个就是《人民文艺》嘛!” 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