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4章 余桦来京(4 / 5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让学生了解外国文学同时,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。整个世界的近现代史是一部奴役与被奴役的历史,这段历史给人们的生活方方面面都造成了影响,甚至是毁灭。
  魔幻现实主义在拉美之所以能够达到鼎盛,是因为拉美独特的文化和历史背景,以及如今的社会背景。所以我们不能孤立的去研究文学,而应该深挖原因。作为重要原因之一,我觉得篇幅所占并不长。
  我们认为对外国文学思想的研究,不能只停留在文学。要不然我们懂了理论,不懂背后原因,这点见解实在是过于浅薄。”
  王佐良点了点头,没有再问下去。各国的教材都内含意识形态,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。
  “近现代各国的文学情况,跟政治都分不开。五六十年代,左意热潮席卷欧洲,对文学作品的影响不可谓不深远。我觉得你们德国部分缺少一个内容,那就是思想领域对经济和工业的反抗,或者是对整个政府、社会的反抗。”
  钱锺书向众人展示了一下德国篇的内容,并指出教材的不严谨之处。
  战后的联邦德国(西德)迎来了经济的腾飞,但社会畸形是非常严重。德国分裂,曾经的纳粹分子再次登上政治舞台,纳粹意识形态残留严重。
  文学加大了批判力度,被称为“不服气主义”。
  “钱教授,我们接受您的建议。因为德国分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,所以我们对两个国家都进行了分析,造成了每一个国家的篇幅偏短,实际上我们在第九页有提到这个问题,但是并没有深入去分析。”
  刘一民翻到这部分内容,给大家解释了一遍。
  钱锺书坚持认为应该深入分析一下,毕竟是大学教材,要让学生了解的多一点。
  季羡临提出的问题是要增加一些比较文学的内容:“最好是单独成篇,讲一讲同时代的西方主流文学和中国文学的比较。现在比较文学是个热点,我们的教材编写也要跟上去。
  只有这样,我们的教材才能在全国的大学有普适性。”
  刘一民和朱光潜对视了一眼,接受了季羡临的建议。
  接下来,几个教授都提出了不少问题,被朱光潜和刘一民一一解决。除了问题之外,大家也对教材内容不吝赞美。
  “你们的教材要是能通过部里审核,那是填补了目前国内教材的空白,各个高校都要用你们的书喽。”钱锺书说道。
  严家炎顺势问道:“钱教授,王教授。你们觉得这教材进入清华和外国语学院如何?”
  王佐良和钱锺书对视一眼,好啊,直接将军喽。
  “你们先通过部里面审核吧,只要通过我们就用。”钱锺书打包票道。
  教材的价格一般要比市面上的单行本贵,加上燕大有自己的出版社,卖的多,挣的多。中文系出的经费,当然中文系分的利润也就多。
  到此,“过堂”正式结束,内部的编审会出现的问题整理一遍之后,就直将教材往部里面报了。
  中文系中午请编审会的成员在外面的餐馆吃了一顿饭,办公室的研究生也全部参加。
  刘一民一一给介绍了一下,王佐良当场看中了一个研究生,询问毕业后能不能到外国语学院任教。
  “王教授,现在是吃饭的。”严家炎不满地说道。
  王佐良呵呵一笑:“吃饭,吃饭。”
  王佐良看重的研究生,正是严家炎手下的学生。
  几个研究生感激地看向刘一民,果真是荣誉不会独享。
  等钱锺书和王佐良走后,严家炎笑着说道:“朱教授,刘教授,咱们再辛苦辛苦,争取到二十二号将需要改或者增添的部分改出来,二十三号就送到部里。”
  朱光遣和刘一民点了点头,表示没问题。
  季羡临说道:“到部里审核,也不用紧张,审来审去还是这么些人审核。你们这教材编好后,西语系也要用。家炎啊,做的不错。中文系主任的任命马上就下来了,希望你带着中文系快速发展。”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