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7章 教材教育部审核通过(2 / 5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学生讨论完之后,刘一民敲了敲黑板说道:“对,大家说的没错,就是语言、文字、文化。为什么殖民者占领之后首先做的是摧毁原民族的信仰,原民族的语言,文字。
  种族的不同是没办法改变的事实,除非清洗或者将原住民给赶走。美国对印第安人采取的就是清洗加驱赶的方式。
  种族不同,但是做到语言、文字文化的相同之后,原民族就已经没有根了,它已经跟殖民者绑定在一起了。
  长达几十年的殖民,足以改变一代人,改变一代人的语言、文化、文字,再加上通婚,同化。新一代的原住民对殖民者的仇恨大大削减,甚至出现认贼作父的情况。
  为什么法国从非洲大陆退走了,但仍然能够对非洲大陆敲骨吸髓,这就是原因之一。它对非洲殖民的历史长达百年,所以法国的影响力,将会在非洲长期存在。直到再经历一个时期,非洲大陆去‘法国化’完成.”
  刘一民抛砖引玉之后,开始讲殖民对文学思想的影响,以及几个殖民地的典型表现。
  课中休息的时候,刘一民下去跟学生们聊天,看到了正坐在后排记笔记的余桦。
  “你怎么在这儿?”刘一民疑惑地问道。
  余桦起身自来熟一般跟学生打了一个招呼:“刘一民同志,我这不是闲的没事儿干,过来听听课,进修一下。”
  “稿子改完了?”
  “就那点东西,一天就改完了。”
  周燕如让余桦改稿,余桦不知是不是懂改稿挣不贴的规矩还是怕改的太久了不给发表。
  他一天就把结尾给改了,周燕如惊讶到不行,觉得自己这次是真挖掘到了一个好苗子。
  为了拉住余桦,让他在燕京好好玩玩再回去,而且游玩的这一段时间还照样发两块钱的补贴。
  余桦也没什么地方去,除了去景点,也就是想跑到燕大听听刘一民讲课,没上过大学,对大学课堂非常向往。
  学生们好奇,刘一民介绍了一下余桦。
  听到余桦是到《燕京文艺》改稿的,学生们看他的目光稍微有点变化,差不多限于这个家伙有点东西,再深一点的意思可就真没有了。
  “余桦同志,看来你文采挺好啊,你怎么不考大学深造一下?”有学生好奇地问道。
  余桦表情一僵,是我不想吗?我是考不上啊!
  刘一民替余桦解围道:“不是只有大学培养过的才叫人才,多少草莽没经历过培训也能成为英雄。同学们,其实这也是我想给大家说的,大家不要被大学的教育束缚住了思索的空间。有时候没受过大学教育的人,往往更敢想,因为无顾忌。
  我们学生,也不要因为学习的多了,顾忌多了,要敢想敢干!”
  刘一民的话说到了余桦的心坎里面,余桦大胆地跟学生讨论起了自己的文学思想。
  等到上课,刘一民也没有上讲台,而是坐在旁边听他们讨论。
  讨论完毕后,刘一民问余桦还有没有什么想说的。
  余桦想了半天说道:“同学们,我是牙医,我看不少同学的牙齿有问题。大家一定要爱护一下自己的牙齿,我教教大家正确地刷牙姿势。”
  听到余桦的话,课堂“嗡”了一声,有学生脸红,有学生起哄。
  “你到讲台上讲吧!”
  余桦心情忐忑地走向讲台,看着下面一百多号人,结巴了半天才终于说顺了一句话。
  刘一民带头给余桦鼓了鼓掌,余桦紧张的情绪得到缓解。
  讲完之后,余桦目光巡视八方,一种豪气油然而生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