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6章 都是我努力的结果(2 / 4)
刘一民笑而不语,提醒尼琪自己仔细看一看内容。
下午四点多,刘一民将尼琪重新送回了燕京饭店,两人没有提版税分成的事情。
尼琪第二天要去作协拜访,拜访完毕之后想到曹禹家做客,请刘一民询问一下曹禹是否方便。
“尼琪女士,有事情你给我打电话。”刘一民跟她摆了摆手,骑着摩托车来到了人艺。
《天下第一楼》的剧组还在全聚德学习呢,不知道学习的怎么样,反正每个人嘴角的油多了不少。
刘一民走进曹禹的办公室,告诉了他尼琪来的事情。
“《宠儿》发表了?”曹禹一瞬间就明白了尼琪的来历。
“对,发表了。这是尼琪带来的样刊还有几份报纸。”刘一民将样刊和报纸都摆放在了曹禹的桌子上。
曹禹一份份仔细阅读,看到“震惊”的标题时,不禁轻声一笑,暗道这些美国媒体总是喜欢大呼小叫。
等将报纸看了一遍后,曹禹兴奋地说道:“看来这篇小说真在美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,瞧,这是1月3号的《纽约时报》,这是接下来几天的,说明美国的报纸和美国人都一直在关注着这篇小说。
美国人也该看看,他们以前做了些什么,以后应该做些什么。”
“能为美国的种族平等进程做点事情,我十分高兴。”刘一民笑着说道,俨然一副国际主义者的样子。
“你觉得那些白人至上主义者会改变吗?”曹禹问道。
刘一民轻蔑地笑道:“单靠文学是无法改变美国社会的,我不了解所有的美国人,但我懂多数美国人。”
“哈哈哈,不管能不能改变,至少在文学领域你是成功了。一民,能收到你这么一个学生,我非常自豪。”
曹禹激动过后,立马给夏言打去了电话,夏言也一直关注着这篇小说的进展。
夏言从电话里面听到在美国发表并取得巨大的影响力后,赶忙坐车来到了人艺,从曹禹手里接过杂志和报纸看了起来。
尼琪给刘一民带了十几本样刊,刘一民准备给钱锺书和朱光遣各送去一份,再寄给徐驰一份,剩余的就先放在自己的书房里。
夏言看完报纸之后,跟曹禹一样的反应:“这些美国媒体怎么咋咋呼呼的。另外这个国际主义还是民族主义者争论蛮有意思的,可惜只有这一篇新闻稿,没有更多的可以看。”
“您这是想看热闹啊!”刘一民笑道。
夏言笑呵呵地说道:“大过年的,可是得热闹一下。尼琪女士来了,也没跟部里说一声,好招待一下她,一会儿我打个电话,算是尽一下地主之谊,感谢她和她的家族为中美文学交流所做的贡献。”
刘一民将尼琪明天去作协拜访的消息跟夏言讲了讲,夏言一听,准备明天到作协来一个守株待兔。
夏言从人艺走的时候,特意带走了一本《巴黎评论》的杂志。
“老师,明天晚上尼琪想去木樨地拜访您。”
曹禹笑道:“她又不是外人,还找你跟我说。”说完,曹禹给燕京饭店的尼琪打了一个电话,邀请她到家里吃饭。
挂断电话后,曹禹问道:“你们出版协议谈好了吗?”
“没有,在具体的数字上还有分析。”
刘一民将具体的分歧给曹禹做了一个说明,曹禹听后并没有说什么,而是让他们好好谈。
“只要不是狮子大张口都好处理,美国人可以要到20%,咱们为什么不行?”
临近下班的时候,外面响起一阵脚步声,是到全聚德学习的演员回来了。 ↑返回顶部↑
下午四点多,刘一民将尼琪重新送回了燕京饭店,两人没有提版税分成的事情。
尼琪第二天要去作协拜访,拜访完毕之后想到曹禹家做客,请刘一民询问一下曹禹是否方便。
“尼琪女士,有事情你给我打电话。”刘一民跟她摆了摆手,骑着摩托车来到了人艺。
《天下第一楼》的剧组还在全聚德学习呢,不知道学习的怎么样,反正每个人嘴角的油多了不少。
刘一民走进曹禹的办公室,告诉了他尼琪来的事情。
“《宠儿》发表了?”曹禹一瞬间就明白了尼琪的来历。
“对,发表了。这是尼琪带来的样刊还有几份报纸。”刘一民将样刊和报纸都摆放在了曹禹的桌子上。
曹禹一份份仔细阅读,看到“震惊”的标题时,不禁轻声一笑,暗道这些美国媒体总是喜欢大呼小叫。
等将报纸看了一遍后,曹禹兴奋地说道:“看来这篇小说真在美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,瞧,这是1月3号的《纽约时报》,这是接下来几天的,说明美国的报纸和美国人都一直在关注着这篇小说。
美国人也该看看,他们以前做了些什么,以后应该做些什么。”
“能为美国的种族平等进程做点事情,我十分高兴。”刘一民笑着说道,俨然一副国际主义者的样子。
“你觉得那些白人至上主义者会改变吗?”曹禹问道。
刘一民轻蔑地笑道:“单靠文学是无法改变美国社会的,我不了解所有的美国人,但我懂多数美国人。”
“哈哈哈,不管能不能改变,至少在文学领域你是成功了。一民,能收到你这么一个学生,我非常自豪。”
曹禹激动过后,立马给夏言打去了电话,夏言也一直关注着这篇小说的进展。
夏言从电话里面听到在美国发表并取得巨大的影响力后,赶忙坐车来到了人艺,从曹禹手里接过杂志和报纸看了起来。
尼琪给刘一民带了十几本样刊,刘一民准备给钱锺书和朱光遣各送去一份,再寄给徐驰一份,剩余的就先放在自己的书房里。
夏言看完报纸之后,跟曹禹一样的反应:“这些美国媒体怎么咋咋呼呼的。另外这个国际主义还是民族主义者争论蛮有意思的,可惜只有这一篇新闻稿,没有更多的可以看。”
“您这是想看热闹啊!”刘一民笑道。
夏言笑呵呵地说道:“大过年的,可是得热闹一下。尼琪女士来了,也没跟部里说一声,好招待一下她,一会儿我打个电话,算是尽一下地主之谊,感谢她和她的家族为中美文学交流所做的贡献。”
刘一民将尼琪明天去作协拜访的消息跟夏言讲了讲,夏言一听,准备明天到作协来一个守株待兔。
夏言从人艺走的时候,特意带走了一本《巴黎评论》的杂志。
“老师,明天晚上尼琪想去木樨地拜访您。”
曹禹笑道:“她又不是外人,还找你跟我说。”说完,曹禹给燕京饭店的尼琪打了一个电话,邀请她到家里吃饭。
挂断电话后,曹禹问道:“你们出版协议谈好了吗?”
“没有,在具体的数字上还有分析。”
刘一民将具体的分歧给曹禹做了一个说明,曹禹听后并没有说什么,而是让他们好好谈。
“只要不是狮子大张口都好处理,美国人可以要到20%,咱们为什么不行?”
临近下班的时候,外面响起一阵脚步声,是到全聚德学习的演员回来了。 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