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6章 现场打脸!谁才是工业垃圾?(2 / 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实验员迟疑片刻,最终还是按照李向前的指示,维持超高负载,继续运转机器。
  令人震惊的一幕再次出现。即使在远超標准的极限压力下,长城一號依然运转稳定,磨斑虽有增大,但与红日二號在標准负载下的磨损程度相比,依旧云泥之別。
  抗磨损测试的惊人结果,像无形的巴掌,扇在张德彪和钱副厂长脸上。
  “不可能!绝对不可能!”红日化工厂的技术员失声叫嚷,脸色惨白,“你们的测试机有问题!对,一定是机器有问题!”
  李向前没理他,转向红星厂的总工程师:“总工,可以进行下一项测试了吗?”
  总工程师姓王,是个五十多岁、戴著深度眼镜的老技术员,此刻他推了推眼镜,仔细看了看两台机器的磨损数据,又看看李向前。
  “进行高温稳定性测试。”王总工沉声宣布。
  工作人员开始准备。
  加热装置启动,测试油样的温度计读数缓慢爬升。
  张德彪凑到钱副厂长耳边,低语了几句。
  钱副厂长脸色阴沉,微微点头。
  温度升至一百五十摄氏度。
  “红日二號”样品所在的烧杯里,原本清亮的油液开始变得浑浊,边缘出现焦褐色的附著物。
  “氧化了。”王总工旁边的技术员低声记录。
  再看“长城一號”,琥珀色的液体依然清澈,流动性几乎没有变化。
  温度继续升高,一百八十度。
  “红日二號”的顏色更深了,接近酱油色,明显变得粘稠。
  而“长城一號”,色泽只是略微加深,依然保持著良好的透明度和流动性。
  “两百度!”操作员报出温度。
  这是极其严苛的考验。
  “红日二號”彻底变成了深褐色粘稠物,几乎不再流动,表面甚至结了一层薄薄的胶状硬壳。
  “长城一號”呢?顏色变成了深琥珀色,但依旧清亮,用玻璃棒搅动,流动性依然极佳。
  “嘶……”现场响起一片吸气声。
  红星厂的技术人员们交头接耳,看向李向前的表情,从最初的怀疑、审视,变成了惊嘆和难以置信。
  这种高温稳定性,他们只在某些昂贵的进口特种润滑油上见过!
  钱副厂长感觉脸颊发烫,他狠狠瞪了红日厂的技术员一眼。那个技术员缩著脖子,不敢吭声。
  “最后一项,极限压力和抗污染测试。”王总工的声音透著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。
  这项测试,最能模擬设备在恶劣工况下的真实表现。
  压力加载装置启动,四球机的负荷逐渐增加。
  “红日二號”的测试机很快发出了不堪重负的尖锐噪音,屏幕上的摩擦力矩数值急剧飆升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