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01章 寻脉隱龙,母驼认路(2 / 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陈阳又道想要寻到这一条隱龙,便要从其他角度下手一一警如灵气深厚之地,水草的长势必然比其他地方更丰茂,而牲畜成长得必然也比其他地方更好一言以蔽之,就是通过生机旺盛与否,来寻找隱蔽龙脉的走向。
  “寻龙分金看缠山,一重缠是一重关,关门若有千重险,必有王侯居此间——”
  听了陈阳的话,徐弘远暗暗思考,“这是世上懂得寻龙术的人大多明白的道理,可若能从没有这千重险的地方,找出王侯的所葬,才叫真正学通、吃透了这《撼龙经》。师父这样说,可见其看得已比常人深了太多,与我们已不在同一境界。”
  被陈阳这么一点拨,徐弘远也仿佛开了窍一样,不再只关注著地形的起伏,也开始注意起了水草的走势,很快便发现了有些不对。
  在一片连绵的草原上,总有那么几块地上的积雪化得快些,其上牧草的长势也格外茂盛,似乎並没有受太多天灾的影响,而將其联繫在一起,的確可以隱约看出一条大概的走势,至此才彻底相信陈阳所言非虚。
  其中並不都聚集在起伏的小型丘陵周围,甚至有几段都是自大平原上延伸,也难怪先前看不出个所以然,敢情这些个小山绝大多数还是障碍。
  陈阳见徐弘远四处张望后沉吟不久,知晓对方已有所得,於是便对徐弘远道:“.
  你觉得附近之中,风水宝穴最有可能存在的位置,是哪几处?”
  “回师父的话。”徐弘远恭谨地道:“—-共有大穴位七处,小穴位一十三处,其中符合帝王將相之规格的贵穴,又只有三处。”
  “你这么快就能想通,並能找出各穴所在,也算是不错了。”陈阳点点头,讚许道;“不过有一点你倒是错了,能够作为帝王之穴的,其实唯有一处,你可还记得碧山银槎的关键么?”
  关键?
  徐弘远细细一想,眼前一亮:“是了,碧山银槎乃是以树木为记,附近符合其形势,能够长出参天大树的地方,的的確確只有河谷的那一处!”
  几人聊著聊著,就这么推断出了起琴谷的位置,至於其是否正確,还有待时间去检验,但至少给了队伍一个明確目標,不至於继续在草原上乱转。
  陈阳师徒两个所说的地方,严格来说乃是一个类似盆地形势的河谷。其实低洼之处相较於其他地方,除却有阴气易於沉积以外,若有活水流经带走腐气,则更容易有来自四面八方的生机匯聚,所以在堪舆学说之中,又有著“聚宝盆”的別称。
  就在这“聚宝盆”附近,生长著方圆十余里最大最茂密的树林,其中多为一种名叫“樟子松”的树木,远远望上去,树冠仿若天子伞盖。而与其混生的还有少量落叶松,草原人通常用其树脂治疗关节,而每当秋季来临之时,落叶松就会变成金黄之色,显得尤其尊贵。
  纵使是对风水堪舆学说一窍不通的李猴儿父女,在初见到这气象不凡的河谷时,也是明显看出了其与周围那些贫瘠之地的差別。
  “真是不比不知道,一比嚇一跳,这两相的差距也太明显了。”
  李猴儿咋舌道:“怪不得那些古人能够看出什么天子气,原来不是胡吹大气,老猴儿我也能看出这地方有点不同。”
  只是,特未尔虽从族中记载里推断出了墓穴的大概位置,但他自打出娘胎起,就未曾亲身拜祭过哪怕一次,所以还是不敢就此下定决断。
  唯有李猴儿父女十分活跃,在旁嘰嘰喳喳的討论。
  “乖女,你瞧,这几棵树的表皮就跟那几件银槎上的一样,我看那碧山银槎十有八九就是標识的此处。“
  却见柳三娘努了努嘴,一副不以为意的模样,丝毫不给其亲爹面子。
  “爹爹又不懂堪舆之法,就不要胡吹大气了,万一要是別的地方,岂不是打自己的脸?”
  见父女两个如同冤家般的爭执不休,陈阳则是大手一挥。
  “这个简单,究竟是不是,打一铲子下去验验土质,一切自然就能水落石出。”
  实事求是,赛过唇齿之爭千万倍,而徐弘远没等陈阳吩咐,其实早已开始著手,只见他將熟铜棍组装好了剷头,便转动著打了下去。
  一圈又一圈,一段又一段地加长,直至最后才將铲子抽离地面,细细辨认其上沾染的土质。
  过程中,似乎还受到了不小的阻力,牙咧嘴且不说,仿佛还將铲子打进了什么岩石之中,半天都难拧动一下。
  “果然没错,总算是叫咱们找到了。”
  往那一铲子带出的土上只看了一眼,还不等陈阳发言,徐弘远便已经开口做出了判断:“.—且不论下头是不是那故元皇帝的墓穴,的確是有真东西—”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