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3章 新科探花,拜见贾母,修罗场,启动(4 / 8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至於第三天,则是放榜的日子。
  殿试后的第二天,李崇担任主阅卷官,一眾內阁大学士,以及翰林院饱学之土,则纷纷担任阅卷官。
  又因为殿试並不淘汰任何一名贡士,只是將他们做一个最终排名,故而殿试不用糊名,也不用誉抄。
  只是由那些阅卷官,依照考卷水平,排出名次来,交由皇帝御准即可。
  而殿试的前十名,则是独属於皇帝的权柄,任何臣子不得僭越。
  故而此时的御案之前,便整整齐齐的摆放著十二份考卷。
  为什么是十二份,而不是十份呢?
  那是因为皇帝肯定是要挑选一番的,总不能下面人报上来的是谁,皇帝便选谁吧?
  十二份考卷,李崇逐一翻阅,果然看到了周文仁的名字。
  李崇微微頜首,心说朕果然没有看错人。
  看来这个周文仁,不仅会来事,还是个有才学的。
  看完这十二份考卷,李崇闭目沉思,在心里將这十二人做了个简单的排名。
  依著才学而论,周文仁大概能排到第五,或者第六的样子,总之是进不了一甲头三名的。
  但所谓科举,从来都不是只看才学,还是要看政治的。
  毕竟不管是科举,还是別的什么国之大事,其终极目的,都是为了政治而服务的。
  而周文仁以才学而论,虽然进不了一甲,但他出身东南,又是寒门学子,这便是他的加分项了。
  李崇甚至还想著,听说这个周文仁尚未娶妻,似乎可以在宗室女子,或者是勛贵女子之中,为他择一良配。
  如此一来,无疑对收拢东南士子之心,有著不小的助益。
  李崇斟酌再三之后,便提起御笔,在周文仁的考卷上,画了一个圈,写了一个丙字。
  所谓甲乙丙,甲便是状元,乙则是榜眼,而丙无疑便是探了。
  也即是从这一刻起,周文仁从半年之前,连举人都考不上的穷酸秀才,一跃成为大乾朝的新科探。
  人生际遇之奇妙,还真是玄之又玄,妙不可言。
  第三日,便是殿试放榜的日子,此榜为了区別於会试的杏榜,乡试的桂榜,故而又被称为皇榜。
  殿试放榜与乡试和会试不同,又有著截然不同的规矩和流程。
  这一日,所有的新科进士一起进宫,在皇极殿向皇帝行叩拜之礼。
  而在皇极殿之上,由皇帝亲自宣布新科进士的排名,然后再由鸿臚寺官员,依照一二三甲的排名,高唱每一位进士的姓名籍贯。
  至於第三甲,赐同进士出身,便没有此等殊荣了。
  《尔雅》有言:上传语告下,称之为臚。
  而传臚即唱名之意,故而在皇极殿举行的这场殿试放榜,又被称为传臚大典。
  所谓传臚大典,唱名之时还有著极为严格的要求,比如鸿臚寺官员在唱名之时,必须声音洪亮,一个人接著一个人,经过东华门,直至將声音传至午门之外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