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3章 新贵登门齐拜君侯,何去何从?!(5 / 6)
年羹尧苦笑道:“年某家中世代名宦,祖父历官知州,父亲官至署理湖广巡抚。”
“寒窗苦读十八年,先后考中童生、秀才、举人,参加会试、殿试,中三甲第218名,赐同进士出身。”
“以文易武,蹉跎多年才坐上大同总兵的位置,只得了一个世职,要不是这一仗,恐怕我这一辈子都不可能有加官进爵的机会了。”
“年某钦佩贾家忠义,折服于武侯的骁勇之下,此生无悔。”
“我知道。”
贾琰笑了笑,调侃道:“你和张廷玉可是同一科进士出身,被太上皇钦点为庶吉士,入翰林院学习。”
“那一年,你才二十二岁,年少得志,喜宿青楼,有‘儇佻恶少’之称,又因博闻强记,文誉甚彰,为人所嫉,最喜谈论宋明理学,倾心阳明心学,尤其崇拜唐朝名相陆贽,经常引用陆宣公奏议之语。”
“年少无知,让君侯见笑了。”
年羹尧被人揭穿黑历史,不由得有些尴尬。
“哈哈哈!”
在场众人无不欢笑出声,对这个同进士出身的勋贵多了几分亲近。
“年兄所言甚是。”
“若无君侯,何来我等今日。”
“休说太上皇,就是陛下下诏,我也要来。”
张广泗为人憨直,直言不讳。
“正该如此!”
岳钟琪得了家族教诲,肯定不可能抛弃贾琰,站在别人一方。
“大善!”
见状,贾琰点了点头,心中赞赏不已。
三个国朝将领新势力一并加入他的阵营,天下未来走势,贾琰已然掌握了一小半。
“爷!”
外间进来几名丫鬟,将一副横版地图抬到了厅中央,吸引了众人注意力。
“既然三位信得过本侯,本侯自然不能辜负你们,愿以大功助三位封侯。”
“多谢武侯。”
年羹尧、张广泗、岳钟琪听得心潮澎湃,连忙起身行了一礼。
眼前的少年远比紫禁城中的真龙天子更加让人信服,因为贾琰是十六岁的武侯,千古只此一人。
“我朝历经大同之战,国力大减,女真鞑子绝不会放过这个机会。”
“有北静郡王府里应外合,辽东大战在所难免。”
“诸位的侯爵就落在这一仗上了。”
迎着三人目光,贾琰沉声道。 ↑返回顶部↑
“寒窗苦读十八年,先后考中童生、秀才、举人,参加会试、殿试,中三甲第218名,赐同进士出身。”
“以文易武,蹉跎多年才坐上大同总兵的位置,只得了一个世职,要不是这一仗,恐怕我这一辈子都不可能有加官进爵的机会了。”
“年某钦佩贾家忠义,折服于武侯的骁勇之下,此生无悔。”
“我知道。”
贾琰笑了笑,调侃道:“你和张廷玉可是同一科进士出身,被太上皇钦点为庶吉士,入翰林院学习。”
“那一年,你才二十二岁,年少得志,喜宿青楼,有‘儇佻恶少’之称,又因博闻强记,文誉甚彰,为人所嫉,最喜谈论宋明理学,倾心阳明心学,尤其崇拜唐朝名相陆贽,经常引用陆宣公奏议之语。”
“年少无知,让君侯见笑了。”
年羹尧被人揭穿黑历史,不由得有些尴尬。
“哈哈哈!”
在场众人无不欢笑出声,对这个同进士出身的勋贵多了几分亲近。
“年兄所言甚是。”
“若无君侯,何来我等今日。”
“休说太上皇,就是陛下下诏,我也要来。”
张广泗为人憨直,直言不讳。
“正该如此!”
岳钟琪得了家族教诲,肯定不可能抛弃贾琰,站在别人一方。
“大善!”
见状,贾琰点了点头,心中赞赏不已。
三个国朝将领新势力一并加入他的阵营,天下未来走势,贾琰已然掌握了一小半。
“爷!”
外间进来几名丫鬟,将一副横版地图抬到了厅中央,吸引了众人注意力。
“既然三位信得过本侯,本侯自然不能辜负你们,愿以大功助三位封侯。”
“多谢武侯。”
年羹尧、张广泗、岳钟琪听得心潮澎湃,连忙起身行了一礼。
眼前的少年远比紫禁城中的真龙天子更加让人信服,因为贾琰是十六岁的武侯,千古只此一人。
“我朝历经大同之战,国力大减,女真鞑子绝不会放过这个机会。”
“有北静郡王府里应外合,辽东大战在所难免。”
“诸位的侯爵就落在这一仗上了。”
迎着三人目光,贾琰沉声道。 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