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2章 宗祠大祭,神京内外瞩目贾家!(3 / 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远远地瞧见月台上,矗立着一尊尊青绿古铜鼎、彝等祭祀礼器,半人高的红烛、盘龙朝天香都已经备着,由下人、小厮双手捧举,面容严肃庄重。
  走到抱厦前,贾琰停下抬头看了一眼,上悬九龙金匾,曰:‘星辉辅弼’,乃大乾太祖御笔所书,两边各有一副对联,分别写着:勋业有光昭日月,功名无间及儿孙。同样是太祖御笔。
  入眼处矗立着五间正殿,殿前高悬闹龙填青匾,曰:‘慎终追远’,旁有长联:已后儿孙承福德,至今黎庶念荣宁。一应皆是御笔所书,可见贾家世受皇恩!
  ‘人倒是不少。’
  注视着殿内香烛辉煌,锦幛绣幕,人头攒动,贾琰心中暗自思量道。
  “踏踏.”
  贾琏、贾蓉识趣的回到了他们各自的位置上,贾家人分昭穆排班立定,今日由贾琰主祭,贾赦陪祭,贾珍献爵,贾琏、贾琮献帛,贾兰捧香,贾芸、贾蔷展拜毯,守焚池。
  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瞩目殿外走进来的身影,龙行虎步,英武少年,不外如是,一众小字辈族人眼中充满了敬意,年长一些的族人老泪纵横,几十年了,贾家总算是有一个人立起来。
  尽管贾琰面容上看得出年少骠锐,却没有一个贾家人敢小觑他,十六岁的大乾武侯,从一品骠骑将军,就算是亲王、郡王见了他都得肃然起敬。
  贾家族人都清楚今日大祭不单单是告慰先祖,同样是昭示阖族,都中从今以后多了一房,宁、荣之外再立一主脉,那便是武侯府。
  “赦叔、政叔,大哥。”
  一身玉带蟒服的贾琰走进了这间象征着贾家人血脉权威的祠堂,注视着堂前神主位,心情不免沉重。
  “奏乐,鸣炮!”
  贾赦右手高高扬起,中气十足的声音响彻四周。
  “奏乐,鸣炮!”
  左右族人齐声附和,声音逐渐向外扩散,早已等候就绪的小厮点燃了鞭炮,噼里啪啦的响声从宁荣大街传遍神京都中,达官贵人、富商大贾无不为之侧目。
  紧接着,青衣乐奏,悠扬的礼乐声在贾家宗祠内响起,唤醒了贾家族人骨子里的记忆,从先宁、荣二公浴血搏杀得来的富贵,再到二代宁国府主事贾代化战死沙场、二代荣国府主事贾代善接任荣国公爵位,一直到如今,贾家又出了一个了不起的人物,族人们心潮澎湃,热血沸腾。
  “维雍平七年,岁次丙午,五月庚子望,越十有五日丙辰,神京贾家致祭於宗祠曰:自先祖宁、荣二公,为王前驱,勘定南北,上承天意,下顺黎民,功盖社稷,天下敬服。”
  “宁国曾孙琰效仿先祖,果敢骠锐,勇武坚毅,驱逐鞑虏,安定北疆,兹以皇命封侯爵,称号:武,宣诸宗祠,敬拜列祖列宗,尚飨!”
  此时,都中八房年长者贾代儒亲自高声念诵祭文,族人们脸色绷紧了,整个宗祠内一片肃穆庄重氛围。
  “琰哥儿,上前。”
  等到贾代儒宣读完祭文,贾赦朝着贾琰轻唤了声。
  贾琰立马站在了神主位前,跟前是一个蒲团,后方则是牛、羊、豕、鸡、鸭、鹅等祭品。
  “拜!”
  主持礼仪的贾代儒大声喝道。
  “啪嗒!”
  贾琰心思沉重的稽首一拜。
  “再拜!”
  “三拜!”
  就这样,贾琰接连朝拜三次之后,双手撩起服边,跪在正中央的蒲团上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