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0章 西山书院,布局文官的重要一步!(2 / 6)
“族学那边,从今以后,姑且做学塾,年满三岁的男子一律送往学塾启蒙,进行蒙学。”
“笔墨纸砚、一日三餐均由学塾开支,另辟族产以资学中。”
“我看这启蒙的先生也不必另外去寻,政叔养着四个清客相公,做这些事应是举手之劳。”
‘唰!!!’
众人不由得望向贾政。
清客文人常以帮闲凑趣为生,擅长阿谀奉承、察言观色,不过,他们的具备‘一笔好字、二等才情、三斤酒量’等技能,教授一些幼童蒙学最为合适。
“詹光、单聘仁、程日兴、王作梅都是江南的秀才,擅诗词字画。”
“往常在我那里,月银三两,另有年节礼奉上。”
贾政出言解释道。
‘.’
贾家人都有些错愕,单单是养这几个清客门人,一年都得上百两银子。
“无妨,那就这么定了,月银三两,年节另有利是。”
大手一挥,贾琰拍板决定。
“琰哥儿瞧得上,我会与他们分说。”
贾政犹豫了片刻,还是答应下来。
这些人陪着他一天到晚饮酒作诗,谈论国朝世事,倒不如用来教养族中子弟,启蒙幼童。
“先前说了将贾家宗祠迁往西山,我看不如再兴建一座书院。”
“自古以来,学政为天下之本,历史悠久、人才辈出的四大书院,应天书院位于河南商丘,岳麓书院位于湖广长沙,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九江,石鼓书院位于湖广衡阳。”
“另有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登封,鹅湖书院、东林书院、东坡书院、象山书院、临汝书院、白鹭洲书院、竹山书院大多位于中原、江南之地。”
“河北科教不兴,首要便是没有一所闻名遐迩的书院,贾家一门两公,如今还有本侯在,何不建一所西山书院,为国朝培育菁英。”
“西山书院落成,先行招募贾家子弟入学,其次是神京都中乃至河北、辽西等地贫困学子。”
“假以时日,金榜题名者多不胜数,西山书院必将成为国研学圣地,贾家之名必将流芳百世。”
“好。”
没等贾琰说完,贾政猛地一拍大腿,高声叫好,这等兴教大事最是符合他的作风。
“琰哥儿。”
“这么做,动静是否太大了?”
贾母那一双朦胧老眼猛地睁开,注视着贾琰。
不单单是她,贾赦、贾珍也有些欲言又止,建设一所西山书院,这可不是什么小事。
“西山林海苍茫、烟光岚影、四时俱胜,数百年来,不知有多少文人学士为它四时的景色所倾倒,游玩赏乐其间;或为之留下题咏,为胜境增辉。”
“暂绝去来心,西山一片林。枯根滴泉响,嫩蝶抱沉。日午蝉声懒,庭荫榻迹深。白云如有意,穿竹伴清吟。此等风景名胜之所建设书院,必将为国人百姓赞扬。” ↑返回顶部↑
“笔墨纸砚、一日三餐均由学塾开支,另辟族产以资学中。”
“我看这启蒙的先生也不必另外去寻,政叔养着四个清客相公,做这些事应是举手之劳。”
‘唰!!!’
众人不由得望向贾政。
清客文人常以帮闲凑趣为生,擅长阿谀奉承、察言观色,不过,他们的具备‘一笔好字、二等才情、三斤酒量’等技能,教授一些幼童蒙学最为合适。
“詹光、单聘仁、程日兴、王作梅都是江南的秀才,擅诗词字画。”
“往常在我那里,月银三两,另有年节礼奉上。”
贾政出言解释道。
‘.’
贾家人都有些错愕,单单是养这几个清客门人,一年都得上百两银子。
“无妨,那就这么定了,月银三两,年节另有利是。”
大手一挥,贾琰拍板决定。
“琰哥儿瞧得上,我会与他们分说。”
贾政犹豫了片刻,还是答应下来。
这些人陪着他一天到晚饮酒作诗,谈论国朝世事,倒不如用来教养族中子弟,启蒙幼童。
“先前说了将贾家宗祠迁往西山,我看不如再兴建一座书院。”
“自古以来,学政为天下之本,历史悠久、人才辈出的四大书院,应天书院位于河南商丘,岳麓书院位于湖广长沙,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九江,石鼓书院位于湖广衡阳。”
“另有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登封,鹅湖书院、东林书院、东坡书院、象山书院、临汝书院、白鹭洲书院、竹山书院大多位于中原、江南之地。”
“河北科教不兴,首要便是没有一所闻名遐迩的书院,贾家一门两公,如今还有本侯在,何不建一所西山书院,为国朝培育菁英。”
“西山书院落成,先行招募贾家子弟入学,其次是神京都中乃至河北、辽西等地贫困学子。”
“假以时日,金榜题名者多不胜数,西山书院必将成为国研学圣地,贾家之名必将流芳百世。”
“好。”
没等贾琰说完,贾政猛地一拍大腿,高声叫好,这等兴教大事最是符合他的作风。
“琰哥儿。”
“这么做,动静是否太大了?”
贾母那一双朦胧老眼猛地睁开,注视着贾琰。
不单单是她,贾赦、贾珍也有些欲言又止,建设一所西山书院,这可不是什么小事。
“西山林海苍茫、烟光岚影、四时俱胜,数百年来,不知有多少文人学士为它四时的景色所倾倒,游玩赏乐其间;或为之留下题咏,为胜境增辉。”
“暂绝去来心,西山一片林。枯根滴泉响,嫩蝶抱沉。日午蝉声懒,庭荫榻迹深。白云如有意,穿竹伴清吟。此等风景名胜之所建设书院,必将为国人百姓赞扬。” 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