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4章 动荡十月(三)(2 / 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在过去的四个月里,以沙姆斯国王为首的苏德里派,以“为哈利王子复仇”为名,发动了一场迅猛而残酷的清剿。
  王室的部队和安全部门如铁拳般砸下,将无数大小家族连根拔起。
  他们的财产被没收,大部分家族的成员神秘消失,就连陆凛也不清楚这些人究竟被送去了哪里。
  然而苏德里派的清洗并未带来预期的震慑效果,反而像是捅了一个巨大的马蜂窝,各种形式的抵抗从四面八方涌来,让推行改革的苏德里派一度感到他们仿佛在与整个国家为敌。
  一些极具影响力的宗教学者不断颁布法令,公开谴责电视、女性教育、男女混合场所等是“西方腐败文化的象征”,是在侵蚀国家的信仰根基。
  而部落派系也趁势作乱,他们暗中煽动民众抵制为建设新学校医院而进行的征地,鼓动传统商人罢市,让苏德里派宏大的“十年发展计划”在具体执行层面举步维艰,以此证明苏德里派的政策“不得人心”。
  在利雅得,每一间新学校的建立,每一所新医院的开张,都成了双方激烈争夺的“兵家必争之地”,一些被任命推行改革的官员刚刚上任,就可能因为巨大的压力或被挖出的丑闻而迅速被罢免。
  而这也让苏德里派认识到,推动双志现代化的改革,难度远超想象。
  至于陆凛,他早早就回到了哈夫巴尔的军事基地,经营着他的军队。
  时不时的在国防部的撮合下,他还会联系哈希姆王国或苏尔里亚,举行联合军事演习,对外宣称是“为了应对锡安带来的威胁”而进行的必要备战。
  这一招通常很有效,每当边境军演的消息传回利雅得,国内斗争都会短暂的平息一段时间。
  这段时间,不光是双志,阿拉伯国家的局势都处于动荡之中。
  马斯尔因战败和屈辱的条约,国内抗议浪潮汹涌,总统下台之声不绝于耳;
  哈希姆老国王去世,新王仓促上位,阿拉法特人的影响力与日俱增,国内反锡安的游行已成常态;
  巨额战争贷款以及未能夺回大马士革,让苏尔里亚民怨沸腾,但都被哈菲兹司令以铁腕手段死死压住。
  同时还有腓尼基,四个月的时间并未让内战停息,反而从贝鲁特不断向外蔓延,战火逐渐有愈演愈烈之势。
  ——————
  腓尼基,贝鲁特东区。
  这座曾经的地中海明珠,如今已大半沦为废墟。
  长枪党的领袖皮埃尔坐在长桌首端,几个月的时间过去,他的头发变得近乎全白,但他深陷的眼眸中,那簇复仇的火焰却燃烧得异常平静而暴烈。
  “我们已经控制了贝鲁特三分之二的区域,但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代价。”
  民兵军事总指挥卡伊斯指着城防图说道,上面插满了密密麻麻的标点:“plo虽然整体的军事实力和武器装备不及我们,但是他们极其擅长巷战。更麻烦的是,城内外那些穆斯林区的支持者,再为他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兵源。
  除非我们能以雷霆的手段,把所有的穆斯林和阿拉法特人全都赶出腓尼基,否则这场战争永远看不到尽头!”
  “可想把所有的穆斯林都赶出去是不可能的,”一位戴着眼镜的参谋叹了口气:“除非我们能把大半个国家的人都杀光,可那样联合国用吐沫都能淹死我们,腓尼基也将在战争中流尽最后一滴血!”
  自第三次中东战争后,大量难民涌入腓尼基,这个国家现在接近八成都是穆斯林。
  会议室里陷入一片令人窒息的沉默,每个人都深知这是残酷的现实。
  “不过我们可以采用另一种思路,”那名参谋话锋一转:“我们是无法‘清除’所有的穆斯林,但我们可以用恐惧和铁腕暂时‘控制’住他们。而我们的主要目标,是plo的武装核心。集中我们所有的力量,对他们进行最无情的围剿和清除,斩草除根!”
  一些军官彼此交流了一下眼神,这个提议的方向似乎是正确的啊!
  战争打到现在,很多的长枪党其实也发现了,他们的目标并不是驱逐穆斯林,而是plo。
  他们的战略目的是,将这个国家恢复到原来以基督徒为主导的状态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