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0章 求贤若渴,不如造贤成风(4 / 7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他顿了顿,眼神变得悠远起来。
  “但朕更看重的,是另一件事——降低对人才的要求。”
  “你想想看,等薛国观真正把京师的路修完,朕再让他写一篇对当初那份策论的复盘。”
  “其中详细写明,当初的方案里,哪里想到了,哪里没料到,哪里做错了,哪里又做得极好。”
  “有了这样一份详尽的复盘,方案就更齐全了。”
  “如果后面再有第二人,第三人,第四人,也在大明不同的地方修了路,也留下了他们的经世公文和复盘。”
  “那么后来的官员,若再要修路,只需将这四五篇前人实录细细读过,恐怕就胜过读那些传统的经世策论百篇千篇。”
  “这,才是经世公文真正的意义所在。”
  “官员做事的下限,会被大大提高。”
  朱由检的声音不高,却带着一种足以穿透人心的力量。
  “整套方案持续推进下去,做成一事,则积攒一事之洞见,哪里还怕没有萧何呢?”
  “求贤若渴,不如造贤成风。一个萧何,撑不起大厦将倾。但若天下郡县,皆有萧何之才具雏形,则大明无忧矣!”
  高时明这才恍然大悟:“陛下,这不是欲求能吏,乃是……欲造能吏啊!”
  “然也。”朱由检笑了,那笑容里带着强大的自信,“正是如此。你将朕今日这番话,发给薛国观,发给内阁,并尽可能地扩散开去。”
  “然后,你和薛国观一起,先借着京师新政的机会,把这事前方案、事中记录、事后复盘的整套流程,给朕做扎实了。”
  他看着高时明,话锋一转,声音变得柔和了些。
  “高伴伴,这便是朕给你的第一个回报。”
  “万世之后,大明永昌皇帝或许已泯然众人,湮没于史书尘埃之中。”
  他顿了顿,一字一句地说道。
  “但这经世公文之滥觞,你高时明和薛国观两个人的名字,却注定要永铸其上了!”
  经世公文之滥觞!
  永铸其上!
  纵使从龙以来,已经逐渐习惯了这位新君的出人意料之举。
  但这番话仍然让高时明心神为之震撼。
  君恩浩荡,如斯之重。
  ……我又该以何为报?
  高时明深深躬身,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:“臣必定与薛大人一起,将此事办得明明白白,不负陛下所托。”
  “好。”朱由检满意地点了点头,神色也轻松下来,“此事就有劳高伴伴了。”
  他伸了个懒腰,站起身来,带着几分少年人的随意:“备马吧,是时候去文华殿同各位词林先生们好好上上课了。”
  高时明心中一片混乱,竟意外地没有听出皇帝口中的潜台词,只是领命退下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