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0章 求贤若渴,不如造贤成风(6 / 7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东西两班众官听得此声,便一起下拜,行一跪三叩首之礼,并山呼万岁。
  “众卿平身。”
  一道年轻却沉稳的声音从御案后传来。
  众人谢恩起身。
  三位阁臣站立不动,日讲之中主讲乃是翰林,阁臣只是陪侍罢了。
  王祚远当先出列,躬身奏道:“陛下,今日所讲,乃是《大学》。”
  他侧了侧身,介绍道:“主讲的日讲官,乃是翰林院编修,倪元璐。”
  倪元璐应声出列,躬身行礼。
  齐心孝今日并非主讲,他站在人群后方,只能从同僚们的肩头缝隙中,偷偷地打量着御座上的那位年轻天子。
  这是他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看见皇帝。
  龙袍加身的少年天子,面容尚带稚气,看不出什么特异之处。
  但齐心孝仍然觉得口干舌燥,仿佛又回到了当年殿试时的紧张与忐忑之中。
  只听倪元璐朗声道:“臣请为陛下先读章句,再解句读,陛下可一句一跟。”
  这本是日讲的惯例。
  却听御座上的皇帝开口了,声音清朗:“不必如此了。《大学》一篇,不过千余字,朕已能默背。”
  此言一出,众翰林官微微有些骚动。
  朱由检仿佛没有看见,继续说道:“不如就由朕默诵一遍,若有句读不清之处,再由倪爱卿为朕指出,如何?”
  倪元璐一时有些错愕,下意识地看向了对首的首辅黄立极。
  首辅黄立极面色不动,只是轻轻点了点头。
  倪元璐这才躬身道:“陛下天资聪颖,臣等佩服。那臣便恭听陛下背诵。”
  “好。”朱由检颔首,“若有不对之处,倪爱卿可即时打断朕。”
  说罢,他便闭上双眼,开始朗声背诵。
  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静……”
  清朗的背诵声在空旷的文华殿中回荡,吐字清晰,节奏平稳。
  在场的翰林官们,无一不是科举场上千军万马杀出来的精英,默背一篇千余字的《大学》,对他们而言并非难事。
  但此事放在这位久居深宫、传闻中并无名师教导的皇帝身上,便足以令人惊奇了。
  不过,也仅仅是惊奇而已。
  齐心孝的喉咙却愈发地痒了,仿佛有根羽毛在里面轻轻搔刮,让他坐立难安。
  皇帝的背诵声还在继续。
  “……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,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,之其所贱恶而辟焉……”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