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4章 骑墙派先去死!(2 / 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“哼!”
  “哼!”
  几乎是同时,两人从鼻子里发出一声重重的冷哼,谁也不看谁,错身而过。
  倪元璐连“王学士”也懒得叫了,径直掀开帘子,大步流星地走了进去,仿佛一个要重返阵地的将军。
  屋内的景象,比他方才出来时更加混乱。
  地上散落着揉成一团的废稿,几案上的茶杯东倒西歪,早已没了茶水。
  三十多名翰林官几乎分作了两派,泾渭分明,一个个面红耳赤,唾沫横飞,哪里还有半点平日里温文尔雅的翰林风度。
  理学派的干将,编修朱继祚接替了王祚远的阵地,声色俱厉,慷慨陈词,他身后,马之骐、师雅助等人皆是满脸正气,同仇敌忾。
  “……故而,非是程朱刻意取理,乃是儒学道统发展至今,必然归于理!此乃道统之大成!”
  朱继祚一甩袖子,做了个总结,随即话锋一转,矛头直指心学派的眭石、傅冠等人。
  “反观陆王之流,窃佛老之说,不向外格物穷理,反而求诸于内,大谈什么‘心即是理’,何其荒谬!”
  “‘心’是多变的,是不可琢磨的,以‘心’为本,则人人皆可自以为圣,纲常伦理何存?天下岂不大乱?此乃道统之歧途,是异端邪说!”
  心学派的侍讲学士眭石闻言,当即冷笑一声,排开众人,站了出来。
  “朱编修好大的口气!张口道统,闭口道统,却不知早已舍近求远,与孔孟真意背道而驰!”
  他环视一周,朗声道:“孔子为何定仁?‘仁’非他物,即‘良知’之本源!”
  “孔圣最早发现了这股与生俱来的道德力量,这便是心学的滥觞!你们倒好,将人心与天理割裂为二,不敢相信自己的本心,反而向外寻求一个客观的‘天理’,何其可笑!”
  傅冠紧跟着上前一步,言辞更加激烈:“空谈误国,清谈误君!我只问你,朱编修,当下大明内忧外患,士人空谈成风,若不以‘知行合一’的猛药扫除积弊,砥砺人心,何以建功立业?何以挽救危局?”
  他指着门外,声色俱厉:“你们口口声声的‘天理’,能让灾民填饱肚子吗?能扫灭关外建虏吗?”
  “阳明先生扫平宁王之乱,靠的是你们口中的‘天理’,还是他胸中那颗‘致良知’的赤诚之心?”
  “强词夺理!”理学派的侍读学士马之骐气得脸色发紫,“此乃道统之争,岂能与一时之功业混为一谈!”
  “汉时古文经学为何取代今文经学?正是为了拨乱反正,去伪存真,保证道统的纯洁!今日若容你等心学大行其道,便是自毁长城!”
  “非也,非也!”
  “马学士此言,恰恰说明经书非一成不变,其义理需要后人用心去阐发和裁定!”
  心学派的王廷垣立刻反唇相讥,“若无本心之裁断,抱着故纸堆,与腐儒何异?陛下此问,正是要我等打破门户之见,寻求经世致用之策,尔等却还在这里抱残守缺,不知变通!”
  就在两派人马越吵越凶,几乎要动起手来的时候,倪元璐洪亮的声音插了进来。
  “大道之争,本是求同存异。奈何人心之争,却是不死不休。”
  他刚刚在外面想通了关节,此刻正是意气风发之时。
  他走到两派中间,团团一揖,朗声道:“诸位同僚,且听我一言!”
  屋内瞬间安静了一瞬,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身上。
  倪元璐清了清嗓子,摆出了一副公允持正的架势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