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5章 刚参加工作五年的卢象升(2 / 7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卢象升一时之间,竟将路上默背了无数遍的对策忘了个一干二净,只觉得喉头有些发干。
  他被皇帝握着手,也不敢抽开,只能有些局促地应了一声:“是的,臣来了。”
  朱由检看着他这副模样,哈哈一笑,那笑声驱散了暖阁中的沉静。
  他拉着卢象升的手,将他引到殿中一面巨大的屏风面前。
  “卢卿,不必拘礼,朕今日召你来,只为一事。”
  卢象升的目光落在屏风上,微微一怔。
  却见他那份《马草疏》竟被工工整整地誊抄了一遍,贴在了屏风正中。
  而在奏疏旁,还附着一幅手绘的北直隶舆图,其上山川、河流、府县、卫所,标注得清清楚楚。
  “卢卿,朕想听你亲口说说,这马草之策。”朱由检松开手,笑吟吟地看着他。
  看着这幅图,卢象升纷乱的心绪迅速安定下来。
  他深吸一口气,琢磨了数天的腹稿又重新浮上了脑海。
  他对着朱由检拱了拱手,沉声道:“回禀陛下,臣以为,欲治辽东马草,当图难于其易,为大于其细。若只着眼于辽西,反倒落了下乘。”
  朱由检不置可否,只是安静地看着他,示意他继续。
  卢象升迈步来到屏风前,身上那件略显陈旧的官袍也掩不住他此刻的锋芒。
  “若只论辽西马草一事,其实甚易。”
  他伸出瘦削却有力的手指,点在舆图上。
  “辽西如今有马骡两万两千八百四十七匹,依常例,每日食草一束,一年冬春两季所需不过三百六十万束。”
  “而臣查过黄册,单只永平一府,便有额田一百八十三万余亩。以亩产一石米、得一百五十斤秸秆计,晒干后可得马草五束。则永平一府,理论上岁出马草可达九百一十五万束。”
  “其中岁征马草三十万束,取三十之一税,却仍有八百八十五万束民间自用。”
  “其中扣除三成的农户牲口嚼用、三成烧火做饭,也仍有三百万束可供售卖。稍作挪移,仅此一地,便足以支应当前辽西的用度。”
  朱由检微微一笑,依旧没有说话。
  卢象升深吸一口气,话锋一转。
  “然,辽事实乃国之大患,若欲犁庭扫穴,又岂是区区两万马骡足用?陛下心怀天下,目光长远,他日整军经武,所需马骡或要达十万之数?”
  他说到这里,不着痕迹地抬眼看了一眼朱由检。
  皇帝却仿佛没有听出他的言外之意,依旧是那副笑吟吟的模样。
  卢象升心中微微一跳,继续道:“又军国所需皆仰赖永平一府,倘若此地突发天灾,又当如何?”
  “是故此乃侥幸之策,并非万全之法。臣以为,今日之策,当以两万马骡之三百六十万束为当前之务,而以十万马骡所需之一千八百万束,为未来之谋!”
  他跨前一步,手指在地图上重重一点。
  “臣所计,当以永平为主,岁征三十万束,就地采买三百万束。”
  “再以河间府为辅,其额田八百三十万亩,远胜永平,岁征马草六十七万束,就地可买一千三百六十万束。”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