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8章 同德则同心,同心则同志(3 / 6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朱由检转头问道:“方才卢象升说,若只在永平本地召买马草,需银几何?”
  不等高时明回忆,王体乾已经抢先一步,躬身答道:“回陛下,是九万两。若本次就兼用河间、顺天两府,则耗费或能更低。”
  朱由检脸上微微一笑,赞许地看了他一眼,点了点头。
  “卢象升初入京畿,所做调研多得于旁人之口,终究不够牢靠。”
  “为政者,最忌想当然。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,凡不能完全确定之事,都要预留缓冲。”
  “你传朕的口谕,让他将马草策论中的预算,改回原先的十八万两。”
  “稍后该户部、兵部知道,将存银凑上一凑。若有缺口,再由朕的内帑补足。然后让卢象升将这十八万两,一并带去上任!”
  高时明奋笔疾书,完全顾不上答话。
  “其三,命田尔耕,点选两旗锦衣卫校尉,随卢象升一同上任。”
  两旗,二十人。既是护卫,也是他安插的眼睛和耳朵。
  史书上的卢象升值得信任,但现实中的卢象升,他却不可能盲目相信。
  千载史书悠悠,谁知道中间究竟发生过什么呢?
  更何况,日后外放的督抚会越来越多,将锦衣卫外派,以获取多方信源,必须形成定制。
  多一个信源,总归多一分真实。
  “其四,将电报体系,对卢象升全面开放。授予其个人电报编码,许其组建小型电报中心,再赐一套独立码书。”
  高时明奋笔疾书,一张雪白的宣纸上,很快便写满了密密麻麻、略显凌乱的字迹。
  而一旁的王体乾,却是越听越心惊。
  事权、钱财、人手、信源!
  不过是区区十八万两的马草差事,陛下给卢象升提供的资源和信重,几乎快要赶上督师蓟辽的孙承宗了!
  这究竟是卢象升此人确实简在圣心,还是这马草一事,背后另有玄机?
  王体乾一时想不明白,只是将这事暗中记下。
  他却不知,这套组合拳,正是朱由检为未来所有地方改革者准备的“标准配置”。
  如今却只是拿卢象升做一做磨刀石罢了。
  历史上崇祯的用人,存在一个非常大的问题。
  那就是极端。
  极端的相信,和极端的怀疑。
  极端的苛刻,和极端的宽容。
  整个人像个二极管一样。
  他却不能这样,钱给足、权给足、人给足、然后凭事而定,给予试错空间和方向指引,再帮他们抗住反对压力。
  用名牵之,用利引之,这才是正确的做法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