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0章 五斗之约,公侯之赏(6k)(3 / 9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“孔有德……”
  “周遇吉……”
  ……
  将一百多名将官一一聊过一遍,朱由检长舒了一口气。
  后世传说拿破仑能记住他麾下每一个士兵的名字。
  朱由检严重怀疑这是个谣言,或者只是一种笼络人心的政治宣传手段。
  勇卫营现在膨胀到快六千人了,他天天背名字也背不下来这么多。
  但勇卫营这一百多名核心将官的姓名、籍贯、家境、成绩,乃至最近生活上的一些琐碎变化,他确实是下过苦功夫的。
  每日校阅时,他都会让高时明将最新的情况汇总给他,而后便是反复的背诵、记忆、再背诵。
  幸好,这具年轻的身体,记忆力还算不错。
  他也不知道古代的军将会不会像他这样,填鸭式的练习。
  但想来,应该是有用的吧?
  此时,原本森严的队列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完全散开,所有人围着朱由检,形成了一个不甚规整的圆圈。
  朱由检看着眼前这一张张或激动,或崇敬,或略带拘谨的脸,想了想,干脆摆了摆手。
  “都别站着了,原地坐下吧。”
  众人微微一愣,随即纷纷依言,有些犹豫地盘腿坐了下来。
  朱由检满意地点了点头,嗯,有点后世军训时那股子席地而坐的味道了。
  ——军训就是他前世为数不多和军事有关的直接经验了。
  他背着手,在人群中缓缓踱步,目光扫过一张张或年轻或沧桑的脸。
  忽然,他停下脚步,伸手一点。
  “刘七才,站起来。”
  被点到名字的军汉吓得一个激灵,赶忙手脚并用地爬了起来,紧张地垂手站好。
  朱由检见他这副模样,哈哈一笑,摆了摆手:“别怕,就是随便聊聊。”
  他语气温和地问道:“朕记得,你是京城人士,家就住在南城根儿下,家里有两个娃,一个七岁,一个三岁,对吧?”
  那名叫刘七才的汉子顿时松了口气,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,连忙回道:“是,陛下记性真好,俺大娃七岁了,小的那个刚满三岁。”
  朱由检点点头,又问:“那像你们这样一家五口,在京城里过活,一个月大概要多少银子?”
  刘七才挠了挠头,掰着指头算了算,才拱手回道:“回陛下,不算衣裳、看病这些大开销,光是吃喝拉撒,一个月怎么也得二两银子才够。”
  这话一出,刚从宣府、易州等地调过来的军将们纷纷咋舌。
  他们却入京便进了勇卫营,对京师物价还没有感触,这下倒是被吓了一跳。
  反倒是辽东来的军将们感觉还好,辽东那破地,生活所费也是高的很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