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1章 国之大事,在祀与戎(6 / 7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是看到东林党人即将入京,不想背着“阉党”的身份被清算,还是这几日自己的动作,让他这只老狐狸嗅到了危险,想明哲保身?
  也罢。
  一个六十四岁的老头子,也该换换了。
  “高伴伴,拟些场面话,把三请三辞的流程走一遍就是。”朱由检淡淡地吩咐道。
  【请移兵大同疏——孙承宗】
  这是一封来自通州的密折。
  朱由检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。
  他迅速展开,孙承宗的字迹苍劲有力。
  六千骑兵已在通州集结完毕,口外相熟部落的向导也已找到。
  最新军情,伯部已在咸宁海子聚兵,蒙古右翼各部纷纷响应,朵颜三十六家中也有多家参与。
  各个部落气势高昂,准备与咄咄逼人的虎酋决一死战。
  同时,也低调地、略卑微地通过口外军将,转达了一些希望明军参与这场开片的诉求。
  孙承宗请求,将这六千骑兵立刻移驻大同,等待战机。
  同时,他本人即将出发前往山海关,后续漠南之事,将由总兵马世龙直接向皇帝密奏。
  朱由检深吸一口气,尽力平复心情。
  国之大事,在戎与祀,今天他居然一起碰到了。
  是巧合,还是天命?
  他转过头,对高时明道:“立刻传令下去!让田尔耕优先铺好通向大同的电台,不惜工本,不惜人力,不要勘探最优路线了,直接多点并行,哪怕冗余一些也不怕。”
  “遵旨!”
  高时明还是敏锐地,察觉到了皇帝的焦虑,不敢怠慢,立刻转身吩咐小太监。
  ……
  奏疏很快处理完毕,朱由检伸了个懒腰,看向一直侍立在旁的王体乾。
  “情况如何?”
  王体乾这才出列,躬身回话:
  “回陛下,昨日参加考试的将官中,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出宫后便派人往外送信,都是往九边而去。”
  朱由检点点头,脸上没什么表情:“朕知道了。”
  忠诚,从来不是画几张饼就能换来的。
  必须有持续的正向激励和精确的负向惩罚才行。
  万历三大征都说要封侯,结果一个没封。
  天启对辽事的封侯悬赏更是还挂着呢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