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2章 朕能钓到鱼吗?(求月票!)(4 / 7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高时明一挥手,数十名小太监立刻鱼贯而入,将一摞摞尚带着墨香的册子,分发给在场的每一个人。
  韩爌接过册子,只觉得手臂猛地一沉。
  竟然有一尺多高!
  高时明看着众人震惊的表情,语气幽幽地补充道:“各位,请开始吧。”
  话音刚落,大殿内瞬间爆发出比刚才更加剧烈的议论声。
  “两个时辰?看完这一尺多高的册子?这怎么可能!”
  “如今的经世公文便是如此,讲究实证、数据,没有万字打底,都不好意思叫公文。”一个年轻的翰林颇为得意地向旁边的人解释道。
  “你们看,这册子上的墨迹似乎还未全干,当真是连夜印出来的?”
  “咦?为何这些策论,都没有署名?”
  韩爌没有参与议论,他抬起头,扫视了一圈闹哄哄的大殿,目光恰好和斜对角的刘鸿训对上,两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深深的迷茫。
  他又抬头,望向大殿最前方那张高高在上、却空无一人的龙椅,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。
  这就是那位刚登基的新君吗?
  为何……行事如此不同寻常?
  治国当以稳重,如此轻佻,纵使宽仁巧思,终究于国无益啊。
  他摇了摇头,不再多想,伸手拿起了最上面的第一本奏疏。
  一行意气纵横的标题,瞬间映入眼帘。
  《论吏治不清乃天下第一大弊疏》
  仅仅是标题,便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断。
  韩爌深吸一口气,翻开了正文。
  开篇,是一段高屋建瓴、振聋发聩的破题之言。
  “欲正其末,必端其本;欲清其流,必澄其源。”
  “吏者,国之本,政之源也。盖天下之事,不难于立法,而难于法之必行;不患于无贤,而患于贤之不举。”
  “今大明之积弊,盘根错节,千头万绪,然究其根本,皆出于吏治之不清。”
  “官冗而事废,人浮而政怠,上之善政,不下于民;下之疾苦,不达于君。”
  “若此弊不除,则新政无以推行,国库无以充盈,边事无以安宁。”
  “故臣以为,今日大明之问题,万千之众,纷繁复杂,然其最要者,唯吏治二字而已!”
  彩!
  韩爌忍不住低声一赞。
  难道这就是那篇天下第一雄文?
  他忍不住眯起了眼睛,翻开了第二页,将册子凑得更近了一些,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