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6章 大明今日之问题(三)(3 / 6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齐心孝说罢,转过身,对着御座深深一躬,默默退下。
  殿中,死一般的寂静。
  就在众人以为这接二连三的冲击终于结束时,他们下意识地望向了队列中最后一位还未出场的人——锦衣卫百户,骆养性。
  然而,骆养性只是站在原地,垂着头,一动不动。
  众人这才齐齐松了口气,仿佛从溺水的边缘,挣扎着探出了头。
  还好,还好,没有了。
  就在这时,一直端坐于御座之上,沉默不语的朱由检,终于开口了。
  他的声音很平静,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,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寂。
  “诸卿,说说你们的看法吧。”
  他将目光投向了坐在前排的黄立极。
  “元辅,你先说。”
  一阵微凉的秋风从殿外吹入,拂过黄立极的官袍。
  这位在官场上长袖善舞、八面玲珑的当朝首辅,这才惊觉,自己的背心,不知何时,竟已被冷汗浸透。
  他站起身,白的胡须微微颤抖,脑中一片混乱。
  他沉吟了片刻,组织着语言,终于涩然开口。
  “陛下……此篇公文,鞭辟入里,高屋建瓴,几有……几有青天俯瞰尘世之感。臣以为,却可称古往今来,经世第一雄文。”
  他先是给出了一个极高的评价,随即话锋一转。
  “以此文而论,成周之衰,汉唐之末,两宋之亡,其所遇之难题,皆不如我大明今日之严峻。”
  他铺垫了一番,抬头看了一眼御座上神情莫测的年轻天子,终究是违背了自己一贯明哲保身的为官原则。
  很多事,可以将就。
  但有些事……不能将就!
  他咬了咬牙,仿佛下了巨大的决心,沉声道:“臣斗胆,敢问陛下,今日行此事,可是……欲开征伐?”
  此言一出,群臣之中,反应各不相同。
  勋贵们神色兴奋,互相之间眼神勾连,均是跃跃欲试。
  而另文臣们,却大多眉头紧锁,脸上写满了忧虑。
  开疆拓土,对外征伐,这几乎是解决“地不足养”最直接、最有效的办法。
  毕竟天下田产总有定额,难不成真的均产三石不成?这无异于异想天开。
  因此面对此等残酷危局,纵使文官心有担忧,却也提不出什么有力的反驳之词。
  然而,御座上的朱由检,却只是眉毛一扬,随即摇了摇头,轻笑了一声。
  “元辅,你还是将朕,看成是行事急切的少年郎了。”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